↑ 点击音频听红色故事 ↑
地委书记王瑞生为咸宁地委、专署选址
贺胜党史宣讲团宣讲员:王永红
在湘鄂赣三省交界处,在长江中游南岸的南北通道上,有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咸宁市。说它古老,是因为市区内的永安镇已经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建镇史;说它年轻,是因为1998 年12月,这里才成为中等城市。人们可曾知道,1965年7月19日,对于咸宁温泉来说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日子。那天,一行孝感地委的干部突然来到了这里,当然,肯定没有欢迎的仪式,更没有接待的人员前呼后拥,因为那时的温泉境内是一片荒山野岭。群山怀抱之中,淦水河边,有一个解放军一九五医院和两三个分布在山坳里的小村庄。现在的市中心花坛,当时是一个三面环山的大水塘;现在的温泉大道、淦河大道当时都是幽僻的山谷。
一行人每人手上拿着一根棍子,他们先是来到一九五医院河对面的一个山间平地进行了测量考察,这个山间平地就是现在的党校。然后,他们又走下淦河,划着一个竹排驶进月亮湾深处,登上一个山窝进行了一番测量考察。这个山窝就是现在的液压件厂。之后,他们沿着麦笠山脚下向南走去,走到一个山嘴,下河谷,从一个浅滩中踩着石头过河。这个浅滩就是现在的一号桥。爬上岸,只见一带山峦呈东西方向蜿蜒,南面是一片开阔的田野。这带山峦当时叫温泉山,南面就是现在的张家湾。自此,一幢幢办公大楼在温泉山脚下拔地而起,并向四周发展,后来,与永安镇形成了姊妹城。
1965 年6月,国务院批准将原属孝感专区管辖的咸宁、武昌、嘉鱼、蒲圻、通城、崇阳、通山县以及原属黄冈专区管辖的阳新、鄂城二县划出,设立咸宁专区。紧接着,湖北省委决定成立中共咸宁地方委员会。在咸宁专区正式成立之前,先建立咸宁地委办事处,为中共湖北省委和省人民委员会派出的负责筹备工作的党政合一的过渡机关,任命王瑞生为办事处主任。1965 年7 月 19日这一天,便是王瑞生带着孝感地委的几名领导干部以及司机、秘书等来到温泉选址。现在的咸宁市的前身便是那时成立的咸宁专区。
为什么咸宁地委、专署、军分区机关所在地不放在具有一千多年历史的永安镇,而定在荒山野岭的温泉呢?因为当时省里有一个备战的指导思想,认为一旦战争爆发,万一武汉长江大桥被炸,江南的咸宁地委、专署、军分区机关便可作为指挥中心。倘若把咸宁的党政军机关放在历史悠久,居民密集的永安镇,万一敌机轰炸武汉长江大桥时,顺带也在永安镇抛下一排炸弹,那后果将不堪设想。咸宁地委、专署、军分区办公大楼落成后,还有很多人提出质疑,为什么地委、专署的办公大楼盖在了山坡上,而军分区办公楼大楼盖在了坐北朝南的开阔地上呢?据说这当中有这样个插曲。当时,选址问题议定后,军分区的首长用打哈哈的口气对王瑞生说:“老王,能不能把山脚下这块开阔地让给我们啊?”王瑞生爽快地说:“好,给你们吧!”由此,在选址问题上体现了王瑞生的拥军风格。
来源:《温泉风土故事集》
编辑:董 盈
责编:余娅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