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自湖北省咸宁市,是一名记者。我今天故事的主角,是咸宁人的母亲河——淦河。
淦河发源于大幕山南麓,蜿蜒曲折地流经咸宁城区,最终汇入斧头湖。沿岸30万人民,在她的哺育下,世代繁衍生息。
提到淦河,咸宁人都有着难以言说的亲近感,我也不例外。
小时候,我常和家人一起,常到月亮湾游玩。那是市区的宝地,有大小温泉泉眼10余处,夏季尤其热闹,香樟树的光斑、拍婚纱照的情侣、温热的露天温泉水……都给我留下深深的印象。月亮湾是我对淦河的初印象。成为记者后,我又从采访对象口中,听闻不少动人心弦的淦河故事。
民间河长和摄影爱好者老鲁,带我解锁了淦河从前的样子。上世纪60年代,他家住淦河尾端的渔村,河水宽阔,清可直饮;岸边,风吹草低见牛羊,美到让人心醉。老鲁口中的淦河,令我心驰神往,无数次在脑海中想象——那该有多美啊!
然而,我刚参加工作不久时,在采访淦河镇级河长时得知,由于城市发展,淦河水域岸线慢慢被挤占,河流水质逐步被污染,淦河的水生态、水环境系统被破坏。进入新时代,咸宁人知道,“绿水青山才是真正的金山银山”。为了保护母亲河,咸宁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市领导带头以“脚步丈量”巡查淦河,多次到现场办公,淦河各级河长定期开展巡河行动督办整改问题近百个。
清四乱、防治水污染、修复水生态、加强执法监管……在相关部门卖力苦干的时候,民间志愿者队伍也如春笋一般层出不穷。他们清理河道垃圾、宣传环保理念、参与增殖放流,用自己的方式,投入保护母亲河的战役当中。
时间是最好的见证者,作为记者,我用笔和相机记录了淦河几年的点滴变化。
一次采访淦河整治成果时,了解到在淦河上实施了生态护岸、污水管网改造、沿河城乡垃圾分类、湿地公园建设……几年时间里,河流生态韧性提高了,河道景观功能也经历了数次完善,沿河建设了60多个公园、小游园。
在整个整治过程当中,百姓叫好声不断。
在淦河上游采访时,村民老张激动地向我和同事攀谈。他用咸宁话告诉我:“你个崽啊,水利局的工作做得真好,家门口的河水变清了,居然发现了一条娃娃鱼。”
乡亲们都惊喜万分——曾经的淦河水又回来了!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2023年,淦河国控断面水质提升为Ⅱ类。
勤劳的咸宁人民团结一心,共同用汗水奏响了母亲河的“幸福变奏曲”,创造了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绩。
今年4月起,《咸宁市淦河保护条例》将正式施行,意味着通过立法,进一步加强淦河保护力度,巩固治理成效。
河还是那条河,但河边的人和城已焕然一新。目前,咸宁正在推进淦河两岸“百里画廊”建设,让百姓吃上旅游饭,把淦河打造成为一条宜居宜业的“母亲河”“幸福河”……我相信,在咸宁人的共同努力下,淦河的明天将更加美好!

(编辑:樊思遥 责编:聂国力 编审:徐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