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听红色经典故事⑤——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对咸宁的影响

↑ 点击音频听红色故事 ↑

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对咸宁的影响


贺胜党史宣讲团宣讲员:胡薇


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并没有给人们带来预期的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中国仍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几千年历史形成的封建思想仍在禁锢人们的思想。


1916年,以《新青年》杂志出版为标志,以“民主、科学”为旗帜的新文化运动,犹如春风拂面,使人耳目一新。1919年爆发的五四爱国运动标志着一场新的伟大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开始,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大地上广为传播。



在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影响下,咸宁一批先进青年冲破旧思想的樊笼,走出封闭偏远的山村去武汉求学。他们在学校接受新思想、新观念,学习马列主义,成为咸宁革命的先行者和党组织的创建人,在中国共产党咸宁历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


咸宁县第一个共产党员钱亦石,1909年考入汉口商业学校,1915年进入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学习,在校创办和主编宣传新思想的《崇实》杂志,同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董必武、陈潭秋等人一道组织湖北教育社,出版《湖北新教育》杂志。



1921年,钱亦石协助董必武将由湖北省立第一师范进步学生组织的证人社改造为人社,不久又发起组织湖北职业教育研究社、湖北平民教育促进会,并通过这两个组织进行革命宣传活动。根据董必武人社成员应在寒暑假各自回乡建学校、识字班,开展妇女放足,促进农民运动的指示,钱亦石回咸宁进行革命宣传,并在家乡钱庄创办云庄学校。学校课程不设“四书”“五经”科目,只设国文、算术、史地、音乐、体操等课程,向学生宣传进步思想,传授科学知识。他还在学校校门上题写“云程而上万里,庄岳之间数年”的对联,激励学生放眼世界,奋发向上。


同一时期在武汉求学的咸宁进步青年有钱瑛、聂洪钧、曹振常、雷子霖、雷福清、余骅、钱定荣、钱道厚、夏紫义、陈宏模、朱其相、刘尊美、刘秉彝、刘昌恕、严辉庭、朱其义等。



咸宁热血青年在外出求学期间,深受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影响,开始接受马列主义,认识到资产阶级革命不可能推翻压在国人头上的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他们将革命的种子播撒在咸宁的大地上,成为以后如火如荼工人、农民运动中的领导者和中坚骨干。

来源:《中国共产党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历史》

编辑:董    盈

责编:余娅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