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听红色经典故事⑬——钱瑛与力稼庄父老乡亲促膝谈心


↑ 点击音频听红色故事 ↑


钱瑛与力稼庄父老乡亲促膝谈心


贺胜党史宣讲团宣讲员:唐文


力稼庄大门前面是100多平方来的禾场,禾场前面是3亩水面的水塘,对面是松树林。这个禾场留下了钱瑛解放后回乡的足迹,见证了钱瑛与父老乡亲促膝谈心的情景。1957年4月上旬的一天,身为中监委副书记、监察部部长兼党组书记的钱瑛,从云南省调查研究回京,途经武汉,住在汉口德明饭店3楼。她安排随行的监察部一位女秘书提前回京,自己打电话给在武汉教书的姨外甥童定一又打电话给在硚口区工作的人事干部、侄媳妇镇云芝,说要回咸宁了解一下农村合作化情况,请他们二位当向导。湖北省政府监察厅给钱瑛派了一辆吉普车,安排贾处长和李干事陪同。



钱瑛到温泉农业社了解军民关系、看望堂姐钱生元后,来到力稼庄。在上堂屋左边的第3间房看了又看,围绕房前屋后转了转,站在禾场上说:“家里还是这个样,屋还是老屋,一个门口塘,一个禾场。”然后,坐在自家屋里,叫侄媳妇镇云芝把糖烟放在桌上,请大家吃。力稼庄共有钱光元、钱生福、武二妈等6户人家,她给贾大妈、武一好、施大妈、莫二嫂、熊凤仙、郑安意等各1双酱色长袜、1条白底花毛巾,然后逐家逐户看望父老乡亲。钱瑛的堂兄钱生华家里较穷。穿着一件前襟和后背破了的旧白衬衣在地里劳动的他,听说钱瑛老妹回了,连忙回家换一身好衣服去见她。爱人樊二嫂不许他换:“我们力稼庄穷得很,你不能装里盖面。”后来,他还是换了一件青领褂。他认为,这件穿在身上比那件旧衬衣要体面些,同时也表示对钱瑛的尊重。



钱瑛问:“生华哥,你进社没有?”生华答:“进社了。”“你的家怎么样?”生华点头说:“好!”“生活怎么样?”“好!”凡是钱瑛问的,生华都说“好”,钱生华对钱瑛说:“你记不记得,那年在潜江,是我请的筏子送你过江的?"钱瑛感激地握着他的手连连点头。随行的公安人员在力稼庄门口塘站一道哨,又在大门站一道哨。钱瑛叫小孩钱生才去找社支书贾启韬。贾启韬是红光社支书兼乡优抚委员,闻讯后连忙放下饭碗,三步并做两步地往力稼庄方向跑来。在力稼庄门口塘塘塍,被隐蔽在这里的警卫掏出手枪拦住了。一些小孩说:“贾支书来了。”钱瑛连忙出门,对警卫人员说:“他是社支书,让他来。”贾启韬进屋坐了一会,就陪同钱瑛一行去红光农业社社部所在地钱沈。一路上,钱瑛不断询问家乡从互动组到初级社,再进入高级社的情况。贾启韬说:“1952年成立互助组,1954年成立初级社,1955年下半年转为高级社。初级社比单干户收人大,很多群众要求加入。当时,我的口袋里装满了群众要求入社的申请书。”钱瑛说:“好,好,好。”钱瑛的母亲彭正元家是贫农、军属。土改时,分得2块共2.4斗田。其中月塘崽下丘1斗半,现为贾家湾贾启利的责任田,剩下9升现为力稼庄钱定黄的责任田。互助组时期,贾启韬是生产队代耕组组长。彭正元家没有牛,他就发动群众帮她家拉犁。直到钱瑛把她母亲接到驻武汉的中共中央中南局为止。钱瑛关心地问贾启蹈:“你娘的眼睛看不看得见东西?”贾启韬说:“看不见啊,我娘从30岁起就双目失明了。”钱瑛在红光社部开了一个群众会,说:“同志们,你们好!毛主席要我们访问下农业生产合作社。我们这里的合作化搞得很不错,我一定要把这里的情况带回去,向毛主席,党中央汇报。”

来源:《温泉风土故事集》

编辑:董    盈

责编:余娅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