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音频听红色故事 ↑
钱瑛剪喉抗婚后走上革命道路
贺胜党史宣讲团宣讲员:余静
1903年5月14日子时,钱瑛出生在力稼庄,乳名有生,派名生桂,学名钱瑛。到了上学年龄,钱瑛每天步行1.5公里,经三岔路口、枫树下钱家、杨帮到细屋肖旁边的添景学校读书。添景学校是钱姓私塾,不收学费。1958 年并入马桥小学,另有一部分学生转入红光小学(现红泉小学)就读。在这里,她贪婪地吮吸知识的乳浆,用进步的刀斧雕琢纯洁的灵魂。
当年,钱瑛的长辈准备将她嫁给附近一陈姓人家,钱瑛不同意,她说自己要读书。祖母却说:“趁我这老骨头还健在,把瑛子的婚事办了。”于是,家里背着她收了聘礼,为她订了亲事。她知道后,想到自己求知的前途即将被扼杀,与家人争论了数次。但受封建礼教束缚的长辈,认为“男大当婚,女大当嫁”。长辈为晚辈择偶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又因为收聘礼后退婚是门庭的耻辱,为民俗所不容,不但不答应钱瑛的请求,并且严加训斥。
出嫁的那天,16周岁的钱瑛用梳妆台上崭新剪刀将自己的喉咙刺破,倒在血泊中。家人见此情景,都很着急。祖父钱兰田连忙叫钱瑛的嫂子杀一只鸡,将鸡皮粘在伤口处。这鸡皮起到隔离空气防止感染的作用。由于抢救及时,钱瑛的性命保住了。从此,她颈上留下一块疤痕。迎亲的见此情景,都扫兴地走了,送礼的亲友也陆续走了。到这时,家里才为她退了婚。剪喉抗婚的事发生以后,家人再也不提她的婚事。嫂子将自己结婚的压箱钱送给钱瑛,将钱瑛送到咸宁永安北门淦河上船。这次,钱瑛到了武汉。在著名音乐家冼星海的岳父、我党早期理论家钱亦石先生的支持和帮助下,进入武汉咸宁会馆钟台书院读书,学国文、英语、数学。同年,考上湖北女师。1931 年任潜江县委组织部长、县委书记,领导一支300余人的游击队。
来源:《温泉风土故事集》
编辑:董 盈
责编:余娅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