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音频听红色故事 ↑
钱瑛感化小特务
贺胜党史宣讲团宣讲员:江林
1938 年的一天,宜昌特别行动组组长交给部下一个紧急任务:“根据密报,共党要犯钱瑛最近将来宜昌活动,你们要严加防范。但只能监视不能拘捕,不能打草惊蛇。”可是,特务们谁也不认识钱瑛,怎么监视?组长从一叠档案中,翻出几张五年前的报纸,这几张报纸讲到了钱瑛,但是没有照片,只能从文字中知道这个“要犯”是个女的,年仅 20多岁,曾经和贺龙一道在洪湖“谋反”,组织红军游击队。特务们按报纸讲的情况,推想钱瑛一定是膀粗腰圆,单人不易拢身。于是全组人员集中行动,在宜昌城内搜寻了半个多月,结果连影子都没看到。这时,武汉来电说钱瑛已从宜昌回到了武汉。特务头子因此挨了训,难堪又恼火,转而大骂部下是饭桶。
不久又得到情报:钱瑛最近可能再来宜昌。这次特务们采取了新的策略:分散寻找目标。负责江边码头的特务叫胡荣奎,他家住在南正街中段艾家巷内,是毗邻闹市又距江边很近的一个僻静小巷。他每天都要到江边客运码头躍几遍,看下船的人有没有可疑的人。几天过去,一无所获。在一次回家的路上,胡荣奎遇上邻居小云挽着一位刚下船的瘦弱女人。小云告诉他,这是她表姐,在武汉教书。这次坐“新升隆”轮来宜昌,遇到日军飞机轰炸,船被炸沉,全船人落水,表姐抱着一块木板在江中漂流,被一条渔船搭救,幸免一死,是被别人扶着她转船来到宜昌的。几天后,胡荣奎在巷子里看到了小云的那位表姐:她身材匀称,眉目清秀,穿一件合体的蓝色旗袍,提一只小巧的黑色提包。当时,她正在和他的母亲交谈。听她口音,他断定小云的表姐是咸宁人。
小云的表姐没住几天又走了。武汉来电通知,钱瑛又离开宜昌。特务组长得知后,自愧无能,大骂部下:“人都走了,你们连人影都没看到,养你们这些饭桶有什么用?”胡荣奎说:“武汉的头儿们把她的动向掌握得这么清楚,为什么不抓?偏要在宜昌来找。洪湖过去悬赏几千块大洋都没抓到人,偏要在宜昌抓住她。”组长一听,火冒三丈,上前就是一耳光:“你晓得个屁,现在上头颁布了《限制异党活动办法》,我们有证据就可以抓人。她在宜昌活动,你们不抓,要你们吃干饭?”胡荣奎挨了一顿臭骂,回家后仍怏怏不乐。母亲不知原委,叨叨着要他早日娶媳妇成家,胡荣奎没好气地说:“日本人快打到宜昌了,还成什么家?”母亲说:“既然你晓得,还天天鬼混些啥?大敌当前,应该一致抗日,少做些亏心事!”胡荣奎不知母亲哪来这些道理。一追问,母亲说是钱大姐讲的。胡荣奎心里一动,忙问:“哪个钱大姐?”母亲说:“就是小云的表姐。”“啊!她表姐姓钱?”“她是咸宁力稼庄人,有一次,我听小云喊她钱大姐,便记住了。”胡荣奎立刻把这位“钱大姐”与他们每天搜寻的钱瑛对号,越想越觉得不错。他想去报告,又觉得缺乏证据,最后还是决定弄到证据再说。
1939 年下半年,宜昌眼看就要沦陷。一天,胡荣奎正在家中闲坐,忽然看见一个熟悉的人影从窗前闪过。他几步跨出房门,终于看清了那人的面容。“没错,是小云的表姐,是钱瑛。”胡荣奎自言自语。这时钱瑛已发现了他,便加快步伐,穿过闹市,一会儿把他甩掉了。胡荣奎返回家,继续监视钱瑛的动向。第二天傍晚,胡荣奎从门缝看见小云和她的“表姐”钱瑛上街了,没有提提包,他很快蹭进小云家中。房里没人,桌上放着钱瑛平日所提的包,他上前打开,正要搜查,门口传来低沉有力的声音:“不许动,举起手来。”
胡荣奎一愣,只见两个男青年用手枪对准了自己,只得举起双手。他的枪被搜去了,钱瑛突然出现在面前。钱瑛把被缴的枪递给胡荣奎说:“这枪用来打鬼子多好!可惜你用它来杀害自己的同胞!”胡荣奎承认了自己进屋的目的,表示再也不干这种罪恶的勾当了。夜深了,钱瑛和小云一起把胡荣奎送回家,当着他母亲的面和他一直谈到天亮。不久,胡荣奎便被宜昌地下党介绍到襄西,参加了抗日游击队。原来小云家——艾家巷9 号,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湘鄂西区委机关所在地,区委书记钱瑛在这里住了一年多时间。
来源:《温泉风土故事集》
编辑:董 盈
责编:余娅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