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安红色记忆
咸宁县的中共组织和人民为迎接解放做准备
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让全国人民看到了希望,当然咸宁也不例外, 特别是一些长期受到中国共产党影响的知识分子。1948 年秋,向往革命、向往共产党、追求进步、反对国民党黑暗统治的青年教师陈敬民、吴培根、李德陶、曾哲男、余超云等利用在平治乡第二中心小学(即河背小学)教书的机会,向学生宣讲时事,揭露国民党打内战,搞得民穷财尽;传阅《共产党宣言》《中国怎样降到半殖民地》《价值价格与利润》《大众哲学》《唯物辩证法》《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白杨礼赞》《火把》《星火集》《李有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等,使青年教师们在思想上更靠近共产党,更加坚信国民党必败;组织文艺演出,演出进步节目,揭露国民党统治的黑暗。1948 年寒假前夕,吴培根、李德陶、王智鹏等人在学校师生的欢送下,离开河背小学,经武汉前往大别山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
1948年秋,中国人民解放军转入全面战略反攻阶段,并取得节节胜利。解放军在战场上一个接一个的胜利,给咸宁的民主党派发展带来了机遇。这个秋天,在咸宁高级中学任教务主任的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刘敦实,通过多次谈心,发展郭松坡、朱松龄两位咸宁高中老师为盟员,使他俩成为武汉市的地下盟员和咸宁的首批盟员,直属武汉市民盟组织领导,负责民盟在咸宁的革命活动。刘敦实告诉他们,民盟是一个由知识分子组成的爱国民主团体,倾向中国共产党一边,愿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而奋斗。
咸宁是国民党反动统治在鄂南的政治、军事、文化中心。鄂南专员公署和第十六“绥靖"区都设在咸宁县城,国民党特务多如牛毛,咸宁周围常常有人失踪和被害。在这样险恶的环境下,民盟仍坚持开展秘密活动,发展盟员。他们向思想可靠的学生散发进步书刊,帮助人们认清形势,宣传共产党的方针政策,鼓动群众参加民主活动。
1948年冬,解放军攻打沔阳新沟嘴,张曙光闻讯赶到新沟嘴,遇到曾在鄂南一道抗日的罗通,与党组织接上关系。几天后,张曙光被重新任命为中共鄂南工委书记,回到咸宁宝塔洲,恢复金水流域地下交通线,领导地下交通线的党员干部,调查从岳阳到武昌一线的渡江点,侦查敌人兵力的布防情况,为迎接解放军渡江作战作准备。
1949年1月,在中共汉口特支工作的咸宁籍共产党员钱道权、何平在结束南下复员和北上人员的安置工作后,分别回到家乡马桥和柏墩。这时在县中教书的钱远铎决定离开县中,回到马桥组织武装准备打游击,以武装斗争支援解放军渡江南下作战。马桥、柏墩两个乡及周围一带,有一些复员回家的新四军战士,因受到乡长钱伟、李用恒的暗中保护,没有被捕。这些战士在新四军期间,受到共产党的教育培养,思想觉悟较高,且具有一定军事素养。此时,人民解放军还没打过江来,国民党军队就纷纷溃退。钱远铎、钱道权便把他们组织起来,成立新四军复员同志战斗队,全队共10余人,由钱道权、余明金任正副队长。新四军复员同志战斗队成立后,积极寻找机会,打击国民党军队及其地方武装。其中较大的行动有3次:第一次是在老屋唐(今属马桥镇四门楼村),俘获10多个土匪(江北某县的自卫队),缴获一支手枪;第二次是在陈咸英(今属马桥镇四门楼村)袭击县政府的一支保安队,缴获几十条步枪和一挺轻机枪;第三次是1949年5月初,咸宁即将解放,国民党军队向南溃逃,1个后卫营拖着300多余步枪和几挺轻机枪、冲锋枪向南逃跑,被战斗队截获,收缴全部枪支(后来这些枪支交给了南下部队)。这支队伍的活动,一直坚持到解放大军南下解放咸宁,两方面会师为止。
1949 年4月,咸宁临近解放,国民党政府惶惶不可终日。根据县政府指示,学校决定毕业班的学生提前毕业,怂恿学生随国民党逃跑,扬言不跑者则遣送回家。咸宁民盟盟员根据上级指示,组织师生护校保产,开展反对逃跑的斗争。咸高民盟把学校师生组织起来由学生出面,成立护校小组,华正国、胡新武任正副组长。校长、事务主任几次企图逃走,都被他们追了回来。学生昼夜轮流值班,防止匪徒侵犯,并不断派人外出打听消息,了解形势。此时,咸宁民盟盟员已发展到8人。
1949年5月,隐蔽在咸宁的中共地下党员周梓桢、方永发、钱子系、钱道权、程青云等组成中共咸宁县临时支部,迎接咸宁解放。
联合出品:咸安区融媒体中心、咸安区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