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乡村 看振兴⑨ | 美了村湾富了村民,生态休闲农庄助力乡村旅游

云上咸安报道(融媒体记者 聂国力 特约记者 董静)“受惠于党的好政策,我们的生活像芝麻开花节节高,一天比一天好。”3月24日,高山胡农庄的老板一边招呼着客人,一边笑盈盈地对记者说。

高山胡农庄位于咸安区汀泗桥镇星星村的星星竹海,农庄的老板是一对夫妇。这对夫妇名叫胡慧海和叶素珍,今年57岁。开农庄之前这对夫妇原在深圳打工,随着家乡旅游业的发展,夫妻俩于2015年回到老家星星村。

胡慧海说,作为土生土长的星星村高山胡人,他目睹了村里发生的巨变。近年来村“两委”抓住机遇,大力培育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农业+ 旅游”兴旺起来,前来星星竹海旅游、观光的人逐渐增多。

胡慧海介绍,2015年初夏,村里来了20名游客,游完山水后想就近就餐。村里的乡亲推荐,胡慧海夫妇有一手好厨艺,不比餐馆厨师差。于是在乡亲的帮助下,胡慧海夫妇撸起袖子做起了20人的饭菜。青菜自家菜园里采、肉就是春节时腌制的腊肉……所有食材都是就地取材。短短两个小时,2桌丰盛、香喷喷的农家菜做好了。

在微风中、在阳光下,20名游客吃得尽兴,纷纷表示这顿农家午餐,比在餐馆吃得舒服、美味。同时,胡慧海夫妇俩也收到了1000多元的餐费。

小小2桌农家菜,让夫妇俩找到了商机。2015年中秋过后,胡慧海夫妇俩就在村口开起了高山湖农庄,农庄就用自家的房子,冬天游人坐在屋里就餐,夏天游人就坐在院里的棚子里。“刚开始也没底,村干部和周边的乡亲们总是给我们鼓劲。”胡慧海说,由于店面地理位置优越,再加上紧靠精品旅游路线,经营一段时间后生意越来越好。

记者在店内看到,一个大厅和两个院子,一起可摆放五六桌,不少桌子已坐满客人。“我们家中有2亩地,果蔬自家种植,家禽自己养殖 ,绿色新鲜。正因为这样,我们的农家菜虽然简单些,但很受食客欢迎。武汉一些大城市来的客人品尝后都一个劲地夸我们的菜香、好吃。”老板娘叶素珍喜滋滋地说,节假日是高峰期,忙的时候都没有休息时间,一桌吃完下一桌立马接上。

经过6年的经营,高山湖农庄的美誉度和知名度不断提升。胡慧海说:“一年要招待不少本地和外地游人,平均每天3桌,去年赚了近10万元。”胡慧海自己致富的同时也带动了乡亲们土特产的热销。星星村九组高山胡湾子一共有13户村民,家家户户养鸡养猪、种植疏菜瓜果,前来农庄吃饭的游人,总会捎些乡村土货回家,胡慧海的邻居是一名手艺人,会编竹篮子、竹筐子,每年在农庄游客的带动下可赚10000元的收入。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繁荣的基础。只有产业兴旺,农民才能实现生活富裕,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才有物质基础。”星星村党总支书记李全军表示,星星村发展旅游经济以来,一直在鼓励和引导村民开办农家乐。今后将继续扩大乡村旅游、乡村农特产品牌效应,让新农村焕发更强劲的发展动能。

编辑:董   盈

责编:余娅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