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乡村 看振兴⑧ | “姜”来更美好,“金疙瘩”拓宽富民路

云上咸安报道(融媒体记者 余娅敏)“虽然前段时间雨水偏多,但经过精心催芽、科学控温,姜芽长得特别壮。这几天得趁着好天气,赶紧种下去。”3月22日,在双溪桥镇杨堡村的基地里,吴海兵和工人们正忙着种下今年头茬生姜。

吴海兵是村里最早的种姜大户。早些年一直在广东打拼,有次回乡探亲时,看到村里的百亩蔬菜大棚,因为无人管理长满了野草,基本处于报废状态,他的心里不好受了。

“我们双溪桥镇杨堡村,在咸安,可是有名的‘菜篮子’,杨堡辣椒还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哩,蔬菜大镇不种蔬菜,村民又没活干,心里硌得慌。”想了一晚后,吴海兵就决定不去广东了。

为这事,家人可没少埋怨他,“老板不做做农民,自讨苦吃。”

“就想为家乡做点事”。2017年,不懂农业的吴海兵,靠着这个信念,开始来回奔波于全国各地的知名农产品市场、农业产业基地。经过多方调查、市场对比,吴海兵最终选择在家乡种植生姜。

2018年,他流转30亩地开始试种生姜,没想到当年就喜获丰收。从此,他的生姜版图越来越大,除了自己的130亩姜田,还带动周边20余户农户种植生姜百余亩,不仅如此,基地的发展也带动了更多村民就近务工。

60多岁的陈莲香是杨堡村13组村民,由于右手残疾,年龄偏大,找工作十分不容易,平时就靠种点地补贴家用。现在每天来大棚里种姜,不仅天天有事做,工资一个月也有3000元左右,实现了自力更生,这让她感到十分高兴。

“打好沟、挑好种、施足肥,这样长出来的生姜才个头大、产量高、销路好。在整个种植过程中,吴海兵也非常重视现代化种植。“我种田的方式方法和父辈们完全不一样,绝对不打农药,之前在省农科院专家、区科协和农业农村局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我们基地的亩产达到了7000斤,今年非常感谢区农业农村局,为我们免费送来了2000吨水肥,通过去化肥去农药,我对我们基地增产增收非常有信心。”吴海兵说,一个月前施下去的底肥,目前效果已经非常明显,土质变得越来越肥沃,保守估计,亩产9000斤应该是不成问题。

“我现在愁的是不够卖。”吴海兵摸了摸头,自豪的说,“年初的时候,基地的姜基本是被抢光的,有的老板没买到还有点生气,今年推行订单种植,有老板直接就给我打了几十万,目前我与黄冈、孝感、十堰等地农户签订种植协议,我提供姜种和技术,随行就市保底收购,已带动发展近千亩规模。”除去生姜的畅销之外,吴海兵基地生产的红糖姜茶、姜膏、姜酱也在中国社会扶贫网湖北特色馆、淘宝、拼多多等平台销量飙升。

“种生姜得搭大棚,相比于其它品种,成本可能要高些,最大的心愿还是想让更多的村民加入到我们种姜的队伍来,一起发家致富奔小康。今年我们准备再发展30亩富硒虎爪姜,继续延伸产业链,真正把姜产业做大做强做精细。”

春种一块姜,冬收万块子。从卖子姜到出售姜产品,从传统种植到特色种植,在吴海兵的带领下,村民的腰包越来越鼓,日子越来越好过。望着播种下去的新姜,吴海兵心里也是乐开了花。

编辑:董盈

责编:伍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