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第一会,湖北聚焦这个主题!

2月5日,乙巳蛇年首个工作日,湖北“新春第一会”——全省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推进大会在武汉举行。

牢记殷殷嘱托,勇担战略使命,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冲锋号角已然吹响。

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7月视察湖北时,要求湖北“努力建设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2024年11月视察湖北时,又赋予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使命任务,从“努力建设”到“加快建成”,不仅仅是表述变化,更重要的是从“殷切期待”变成“现实任务”。

但不变的,是“支点”这个关键定位。

身居天元之位,坐落中国之“中”的湖北,为什么是中部“支点”?

01

区位优势如日“中”天

要谋划湖北之“为”,首先得认清湖北之“位”。

明确“身在何处”,才能笃定“走向何方”。

在成为“支点”前,湖北是最关键的“中点”。

从全国范围看——

湖北东连长三角、西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南连粤港澳大湾区、北通京津冀,在全国经济地理格局中处于承东联西、南北交流的中心位置。

在国家发展格局中,湖北处于京广轴和长江带两大发展主轴交汇处,是中部地区崛起、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的重要承载地。

从中部区域来看——

湖北处于中部六省的中间位置,东邻安徽,南接湖南、江西,北与河南相邻。从枢纽意义上,湖北正在成为中部地区人流、物流、资金流的汇聚地。

2024年武汉天河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达3140.6万人次,鄂州花湖国际机场完成货邮吞吐量102.5万吨,均位居中国中部地区首位。

连接不同经济板块,形成辐射全国近三分之一人口的市场规模,在促进区域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资源配置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湖北,就是这个“关键节点”。

02

发展能级与质效“节节高”

支点,顾名思义就是事关战略全局的支撑点、中心点、关键点,就是要在区域发展上快于、好于、强于其他地区。

在全国区域发展布局中,重点区域、中心城市往往承担着“挑大梁”的作用。

那么湖北,扛得住这份重担吗?

6万亿元经济总量,这是最有力的答案。

2020年疫后复苏,2021年复元打平,2022年重回赛道,2023年修复向好,2024年聚势突破,湖北的发展能级持续跃升。

纵向看——

经济跨越的步伐越来越大,跨越的用时越来越少。从4年新增1万亿元,到2—3年新增1万亿元,不难发现,在经济体量不断增大的同时,湖北经济破新万亿的态势蹄疾步稳。

横向看——

全国GDP超过6万亿元的七强省份中,沿海地区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改革开放的前沿地位,占据四席(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湖北聚势突破,难能可贵。

向内看——

武汉GDP超过2.1万亿元,主引擎动能澎湃;襄阳、宜昌突破6000亿元,稳居中部非省会城市前列;孝感、荆州、黄冈超过3000亿元,8个全国百强县位次前移。

向外看——

2021年,湖北经济总量重回全国第7位。此后3年,每年都稳居第7位。

这份经济实力,是湖北担当中部“支点”的底气。

此外,从中部来看,湖北用更少的人口,创造了更多的GDP。

2023年,湖北在中部六省中的GDP占比约为20.68%,而同期湖北常住人口仅占中部六省的16.07%。这年,湖北也是中部唯一一个人均GDP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省份。

2024年湖北GDP增速为5.8%,增速全国第三。也就是说,湖北不仅发展能级在中部较强,还有更高的发展质效。前者是“快于”,后者着眼于“好于”“强于”。

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鄢杰表示:“湖北在整个长江经济带当中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增长点,甚至在未来全国空间经济格局的塑造当中,它也是一个重要的增长点。”

03

科技创新是最大的“金字招牌”

央视今年的蛇年春晚上,这座追光的“谷”惊艳全国。

而这束光,也昭示了湖北能成为中部“支点”的发展动能主引擎——科技创新。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24》显示,湖北综合科技创新水平在中部六省中居第一位,全国排名第八。

不久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2024年国家高新区评价结果,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是中部六省中唯一一个入选全国前10名的高新区。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的崛起,为湖北产业升级提供了强大引擎。

2024年,湖北光电子信息、汽车制造、大健康三大产业迈入万亿级,千亿级产业达到19个,“51020”现代产业集群持续壮大,传统产业“活”起来、新兴产业“强”起来、未来产业“立”起来,湖北的发展后劲不可小觑。

04

项目支撑“很扎实”

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曾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地球。”

同样,在经济发展的广阔舞台上,“支撑”是经济大厦稳固与繁荣的基础。

湖北经济的强劲脉搏在重大项目中跳动。今年一季度,湖北集中开工2546个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总投资1.59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269亿元。这些项目中,重大产业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占比达九成,显示出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强劲势头。

2025年湖北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湖北将实施亿元以上项目1.6万个,投资增长7%左右。

重大项目对经济回升向好有压舱顶梁作用。一个牵引性强的项目,往往能带来一条产业链、一个产业集群,有着“一子落、满盘活”的效应,是筑牢经济底盘的“发展支撑”。

如今的湖北,多年积累的区位交通、科技创新、现代产业等比较优势加快转化为发展胜势,“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正当时!

(来源:长江云新闻 编辑:董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