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建党百年
为隆重庆祝党的百岁华诞,由中共咸安区委组织部、中共咸安区委宣传部主办,咸安区融媒体中心承办,湖北省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咸安分公司协办的“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征文活动圆满结束。本次活动从征文到评选,为期3个月,期间收到来自全国有效投稿作品共计85篇。经评委小组按照评审标准完成初评和终评,共评出10篇获奖作品。7月21日起,获奖作品将在本平台逐一进行刊发,今天刊发第六篇。
疫情无情,人间有爱
回顾2020年的春节,猝不及防,一场灾难空降武汉,并迅速向周边城市及全国蔓延,新冠肺炎,一个陌生而可怕的名字在人们头上炸响。封城!封县!封省!党中央一个个英明决策精准而有效的实施开来,医务人员、志愿者和救援物资从全国各地向武汉市及周边各县市云集,一场与死神的战斗猝然打响。相距武汉仅七十公里的咸宁市首当其冲,咸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取消所有员工休假,紧急参加防控培训,在院领导的统一部署下,救治工作有序展开。
我作为咸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的一名护士,理所当然的加入到这场战斗中。疫情期间我见到了很多让我感动的人和事,令我印象深刻,记忆犹新。在隔离病房里我曾遇到一位云南援鄂护士,她甘于奉献、勇当先锋的精神深深感动了我。那天,我和往常一样在隔离病区里给病人发放早餐,这时候,隔离病区的门“吱呀”一声打开,我远远看见几个穿着防护服戴着防护眼镜的工作人员进来,透过满是雾水的防护眼镜,我看不清她们的脸,只看到一双双模糊的眼睛。她们走近我,告诉我她们是云南援鄂护士,我分不清谁是谁,只能通过写在防护服背后的名字来区分。谈话中,她们告诉我,来之前她们甚至来不及和家人好好道别,微信里和家人交代好自己的银行卡密码和后事就匆匆上了飞机,已经做好了随时牺牲的准备。提起离别,有个防护服背后写着“老莫”二字的护士一度哽咽,说她什么也不怕,就是放不下家里患病的母亲。待情绪稍稍平复,她问我,病区里哪些床位的病人年纪大一点,她想把自己从云南带过来的一些扩充血管、改善循环的药捐给他们。我内心无比震撼,在生离死别之时,她的行李里面还不忘携带捐赠给咸宁人民的药物!后来,我无意中在新闻上看到关于她的报导,照片里的她竟然剃了光头!我瞬间泪目。原来这名护士是云南省第二批支援湖北医疗队的队员,是一名党员,疫情之下,和妈妈相依为命的她毅然选择了逆行。我终于明白她当初跟我说的那句放不下家里的母亲时,心情有多么沉重,也终于明白什么是共产党员!什么是党员的组织性,纪律性,什么是自觉性,原则性!在此之前,我也已离家多日,期间偶尔和家里人视频通话,也是潸然泪下,但我坚信,有"老莫”这样的团队齐心协力,我们一定能攻克时艰,取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全面胜利!
封城期间,我们医护人员被集中安置在维也纳酒店居住,酒店负责人也是一名党员,隔离期间她不辞辛劳无微不至的照顾我们,元宵节还特意安排后厨为我们做了汤圆,送来鲜花,我虽离家,但在这里却无刻的能感受到家的温暖。每当上下班的路上看到寒风中冻得瑟瑟发抖的职守人,不禁肃然起敬,不管是风吹雨打日晒雨淋,他们都坚守在岗位上,守护着咸宁人民。我清晰的记得有一次,我在上班途中开车经过一个路口,被交警拦截检查通行证,当那位交警看到我是医护人员身份时,他立马向我敬了个礼。我顿时心生感动,这是生平第一次有人如此郑重的向我敬礼!我仍记得他的胸前佩戴着一枚鲜红色的党徽。还有一次,我下夜班回来的路上突然下起了大雨,我没带伞,刚到酒店门外一下车,一位党员志愿者同志第一时间向我跑来为我撑起了伞,顿时使我内心感到无比感激和温暖。还有每天不辞辛劳接送医护人员上下班的志愿者车队,不计报酬到酒店组织为医护人员理发的党员志愿者等等……他们胸前小小的党徽上,鲜红的党旗格外醒目,他们是最可爱的人,是党的优秀儿女。正是因为有了他们强大后勤工作的有力保障,有我们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才使我们获得了抗疫的全面胜利,创造了我们医院工作人员零感染的奇迹!荣获了“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 称号!
党的队伍里始终活跃着一群胸怀崇高理想、充满奋斗激情的人,这正是我们党历经一百年风雨而依然保持蓬勃生机的重要保证。党的事业要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就需要我们的朝气和锐气,需要我们的勇气和智慧,党的组织要永葆先进性,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就需要我们的激情和热情,需要我们的创造和活力。让我们在党的领导和鼓励下勇敢的担当,以更强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不负党对我们的无限厚望,让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与党同行,完成祖国的伟大复兴!(作者:郑亚咸)
编辑:董 盈
责编:余娅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