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④| 筑梦路上 那群“山里”的青年人

迎建党百年

为隆重庆祝党的百岁华诞,由中共咸安区委组织部、中共咸安区委宣传部主办,咸安区融媒体中心承办,湖北省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咸安分公司协办的“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征文活动圆满结束。本次活动从征文到评选,为期3个月,期间收到来自全国有效投稿作品共计85篇。经评委小组按照评审标准完成初评和终评,共评出10篇获奖作品。7月21日起,获奖作品将在本平台逐一进行刊发,今天刊发第四篇。

咸安区大幕乡,坐落于幕阜山北麓,是咸宁市咸安区最偏远的乡镇,东与黄石阳新县接壤,东南与咸宁通山县交界。在这个偏远的山区小镇,“大幕山野樱花”、“东源油菜花海”、“唐代书法名家李邕钟台山读书”、“艺术写生基地”被本地广泛知晓。对于一个地方而言,保留大量质朴的原生态自然风光,意味着相对开发较少的工业经济。翠绿青山、灵动流水、金色稻田、灿烂花海....美不胜收的乡村景色之下,是相对薄弱的基础设施、闭塞落后的信息,大量外出务工的群体和留守群体。

有人在繁华都市追梦,有人在热闹街区乐活,有人心怀远大理想,行走在五湖四海。而在这个偏远山区小镇,同样有着一群执着勇敢的青年,他们的身影在田间地头、在乡村小道,在山林水库,在农户家、在村委会时刻忙碌着,选择在基层农村奉献青春,努力用脚印、用汗水编织着平凡又质朴的乡村梦。

“风霜雨雪都是甘露,酸甜苦辣皆有营养。”

这是属于山区青年的真实心声。

“小张,我今年想在家里贷款养羊,你能不能帮我问问困难户有没有政策?”“没问题,你家的情况可以按政策申请小额无息贷款,我去想办法。”一次次入户、走访,宣讲政策,结对帮扶,发朋友圈帮贫困户吆喝售卖农产品,联系医院帮贫困户解决大病报销问题,熬夜加班整理一人一档、扶贫资料...——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他们是驻村干部、是驻村工作队员、是帮扶人,是身先士卒的排头兵。

“目前某某村短时间强降雨,请驻村干部密切关注村级降雨以及山洪地质灾害、危房、高帮塘、水库情况。下村查看雨情,注意有沱子雨引起水灾的,请第一时间上报,做好值班值守和信息预警报告.....”——他们是防汛抗旱一线主战斗员。

“各位乡亲们,夏收季节已来临,禁止在田间烧荒烧草、焚烧秸秆。做好森林防火十不准....”每一名干部的车上都配备着喇叭,晴朗天气巡逻在山区的各个角落。“某某处发现火情!全体男同志换上防火服,集合灭火,女同志做好后勤保障......”——紧急动员,全体出动,冲锋在森林防灭火的第一线,他们是冲锋兵、勤卫员。

“本周末不放假,请全体干部做好森林防灭火巡逻宣传、疫情常态化防控等工作。”——这是“山区青年们”的日常。

就是这样一群年轻的背影,奔波于田间地头、风里来雨里去,忙碌在许多个雨雪阴晴的白天,加班在无数个星光相伴的夜晚,走遍边边角角,访遍千家万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们似乎一年四季都在忙碌。没有惊天动地的成就,没有感天动地的事迹,只是朴实地坚守,做好眼前事,守好一寸天,护好一群人,只要能够被认可,就能忍受所有的苦,觉得一切值得。

“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

工作生活在大山里,目之所及皆为山丘,有时,他们望向沉默的大山,远山深处还是绵延望不到头的山。哪有一帆风顺的工作和生活,迷茫和苦闷总是如影随形,但最终,他们都会被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信念驱散。

他们是80后、90后,他们是儿子、女儿、丈夫、妻子、父亲、母亲,他们是坚守基层的“山里青年”。时刻在忙碌、常常在路上,难以照顾到家庭,老人的牵挂、孩子的思念成为他们心中消不了的“忧”、抹不去的“苦”。孤单寂寞时、被群众误解时,工作不被支持时,也会产生一些自我怀疑。再如,有时看着落后荒凉的村庄,心里难免生出对大城市的向往,羡慕繁华都市的生活。扪心自问,这样的生活应不应该、值不值得?如果换一种选择,会不会比当下更精彩。——没有答案,没有如果。

于是,在寂静的夜晚读书修心,“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山中寂静好修心,正是读书好时光,忙不慌、闲不碌。又或者,在些许星光闪耀的夜晚,放下手头的工作,三五青年畅聊未来,纾解胸中苦闷。时而坐在桂花树下,听前辈讲从前的故事,对比过去的苦日子,看看现在的变化,展望属于山区的未来,心里有一种声音告诉自己,既然选择了眼前的路,就坚持走下去,无悔于青春、无悔于选择。不必言说壮志凌云的家国情怀,清晰地懂得自己是万千奋斗者中的沧海一粟,是党的伟大事业进程中微不足道的一个背影。

“贫穷的岁月正在离我们远去”

山山楠竹翠,喜沐煦风;竹荫涛声声,百鸟和鸣。如今,走在大幕,你会惊喜于它的巨变。行驶在整洁刷黑的街道上,整齐划一的停车位,干净清洁的街面,焕然一新的集镇,欢声笑语的文化站,热闹的广场上群众络绎不绝,充满着市井繁忙的烟火气。

在井头村“音乐课堂”,每周六定期举办的公益音乐课,温暖慰藉了200多名留守孩子们的心灵。双垅村村委会的“爱心书屋”里传来朗朗书声,村里路灯亮起来了,文化广场正式启用,公路两侧的竹炭厂、竹加工厂等一个个车间现场热火朝天。风电项目现场建设如火如荼,S360大大缩短了城区往来的距离,扶贫旅游公路修通了,沉寂在大山深处的野樱花笑了,东源花谷的油菜花海因为游客的到来更加喜人,农庄变得热闹,农产品变得紧俏,群众的荷包鼓起来了。在西山下艺术写生基地,一批又一批艺术高校师生的到来,让这里的山水变得更加葱翠美丽,留守闲置的村庄更加充满生机活力。

如果有一天,你来大幕,你会发现,贫穷的岁月正在离我们远去,一个可以期待的美好日子正在手中描绘。每一个勤勤恳恳的“山里青年”,用无声的岁月和辛勤的付出,默默描绘着一个关于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作者:杨天慧)

编辑:雷茹

责编:聂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