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安红色记忆
鄂南抗日挺进队与新四军鄂南独立五团的创建
根据鄂豫边区党委的指示,中共鄂南代表团决定放开手脚,独立自主地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经过长期准备,1940年10月初,鄂南抗日挺进队在咸宁县城西北郊宝塔洲正式成立。这支队伍汇集了来自汉口、武昌、鄂城、咸宁和湖南临湘、岳阳等地的优秀共产党员20多人,张曙光任队长,李平任政治委员。武器只有张曙光从梁湖大队弄来通过金水偷运过来藏在家中的1挺机枪和3支驳壳枪。队员们正为人多枪少而犯愁。一天上午,李平、张曙光在宝塔洲附近张的家中召开全体队员会议,商讨筹枪计划时,接到哨兵报告,从咸宁县城窜出了10余名日军,扛着枪,沿着河堤向宝塔洲这边走来。张曙光命人将早上买的鱼投入河中,诱使日军脱衣下河捞鱼(上游有日军炸鱼),智取了日军十几支“三八”大盖。
放鱼夺枪后,挺进队在宝塔洲举行誓师大会,当晚即向鄂南山地出发。挺进途中,在白鹤石灰坳与国民党崇阳县自卫团相遇,挺进队利用夜幕作掩护,智取自卫团,没费一枪一弹就解除了他们的武装,活捉并处决了国民党崇阳县长包光焰和自卫团团长周步武,缴获长枪11支,驳壳枪4支,步枪子弹3箱,驳壳枪子弹40余匣,还有军服、伪币、糖、烟等物资。同月,挺进队在向南继续行进途中,在马桥高赛陆家坑缴了国民党鄂南专员公署抓丁队的枪;在白沙桥处决了替日伪效劳的恶霸汉奸,没收了一批布匹。不久,又在咸宁县委书记钱远镜的家乡马桥钱庄吸收了一批进步青年参加队伍,挺进队发展到30余人,20多余枪。他们活跃在咸宁、通山、崇阳、通城、蒲圻和湖南临湘等地。挺进队边打游击,袭击日伪,惩办为非作歹的汉奸,边发展队伍,很快发展到50余人。
同年11月,挺进队在崇阳西庄桃花山遭到日军包围袭击,在突围中击毙日军4人,挺进队机枪班班长毛国飞、秘书李衷礼等6人牺牲,队长张曙光等7人负伤。
中共鄂南代表团根据当时的形势和挺进队的实际情况,决定一部分队员转移至江北根据地学习,一部分人分散隐蔽到各地,联系各地党的组织,调配骨干力量,继续斗争,既为全面开展鄂南地区的抗日游击战争制造了极大的积极影响,又为重新开展鄂南抗日游击战争作准备。
1940年12月,根据鄂豫边区党委指示,撤销中共鄂南代表团,成立中共鄂南游击地委,李平任书记,黄全德任组织部长,王佛炳任宣传部长,潘际汉任青年部长,王苏(化名王一鸣)任军事部长,钱远镜任统战部长兼任咸宁县委书记;领导机关由咸宁宝塔洲迁至鄂城沿江一带,统一领导鄂南地区党的工作和抗日斗争。
1941年1月,为加强鄂南地区抗日游击战争的领导,鄂豫边区党委先后调派王苏、钱远镜、何功济、舒江皋、苏平(原名程秩香)、王志坚、许曼、熊辉祥等返回鄂南,同时从鄂东地区抽调一批干部到鄂南帮助开展工作。同月,鄂南游击地委以鄂南抗日挺进队和鄂城沿江便衣队为基础,组建新四军鄂南独立五团,王苏任团长,李平任政委,下辖1个营(称三营),营长熊辉祥,教导员秦云卿(化名钱振东),拥有机枪2挺,步枪70余支,手枪10余支,全团指战员100余人。
2月,李平带领独立五团战士10余人到金水、咸宁、崇阳、武昌保福祠等地与当地地下党接上关系,同时寻找原挺进队失利时分散隐蔽的干部战士归队。4月,李平回黄岗向鄂东特委汇报工作,后留在特委工作。同月,经鄂东特委批准,撤销中共鄂南游击地委,改设中共鄂南中心县委,中心县委书记黄全德兼独五团政委,组织部长钱远镜,宣传部长王佛炳,军事部长王苏兼独立五团团长,统战部长何功济。
联合出品:咸安区融媒体中心、咸安区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