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咸安报道(记者:伍伟 余娅敏 吴涛)经济要发展,交通须先行。“十三五”以来,咸安加快补齐交通基础设施短板,不断疏通的交通“大动脉”,为全区发展带来满满活力和澎湃动力。
惠民生:化“危”为安 架起“民心桥”
咸安,素有千桥之乡的美誉。一座座形态各异的大小桥梁,在给咸安这座香城增添秀美的同时,也给当地的百姓带来了便捷和希望。
桂花镇思源桥,全桥实木打造,古色古香,伫立在桥中心,一眼望去,满眼碧波,伴着周围学校的朗朗书声,仿佛置身在江南水乡。
当地村民顾希每天都要从桥上往返经过。“80年代做的桥,那时候又窄又没有护栏,现在外观又漂亮,通行又安全,每家每户每个人都是受益者。”
从“危”到“安”,村民享受到了交通便利。包方桥、水口桥……一座座老桥焕然一新。“十三五”期间,咸安区高屋建瓴,把桥梁建设作为服务民生的头等大事来抓,全区范围内纳入统计的桥梁有98座,目前已完成桥梁改造11座,完成投资1356万元。日臻完善的桥梁设施,给咸安人民带来的不仅仅是财富、安全,更重要的是带来了人流、物流、信息流和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的转变。筑路架桥、路通业兴,随着桥梁的沟通,更多本土特色产品流向市场,桥梁,像是一条财富的纽带,将分布在全区各乡镇的“珍珠”串连在一起。
助民富:提档升级 路通产业兴
走进汀泗桥镇黄荆塘村,沿着一条黑红相间的柏油路前进,满目茶树青翠欲滴,淡淡的茶香扑鼻而来,让人顿时心旷神怡。
余英伟既是一名骑行爱好者,又是一名摄影爱好者。“早就听说这边的‘四好农村路’修得好,有骑行专用道,今天来了果然名不虚传,绿意盎然,空气清新,真是个放松的好地方。下次再约更多朋友一起来。”
“十三五”期间,全区完成“四好农村路”提档升级工程80条288.18公里,完成投资32537万元。“以前的农村公路一般是3米到3.5米宽,现在提档升级后,标准是路面宽5.5米,路基宽6.5米。”咸安区交通运输局总工程师姜庆告诉记者,在建成的“四好农村路”上,两辆小轿车交会可以从容而过。
路畅产业兴,大同大不同。如今,路的改变让所有的“剧情”发生了逆转,远在深山的农家乐成了香饽饽,野樱花不再无人识,楠竹也越卖越俏,“交通+现代农业+观光旅游”产业带正在悄然兴起。一条条路变成了民心路、致富路、产业路、希望路,为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注入动脉支架,宽敞的柏油路蜿蜒曲折如巨龙腾飞,奔向远方。
解民忧:便捷交通 铺就发展路
“现在交通越来越便利了,我们农村的面貌那也是跟以前大不一样了。”望着家门口正在修建的S208道路,村民张明富打开了话匣,“以前这里拖沙石的车子多,白天窗户都不敢开,路每年修每年坏,住在靠路边的位置,真是担惊受怕,现在这路你看,修得多扎实。”
记者在s208甘鲁——毛坪路段施工路段看到,现场机器轰鸣,两台工程车正来回反复的对水泥面碎石进行碾压密实,工人们戴着安全帽,紧张有序地开展作业。
“这个路段一共有15.2公里,我们咸安负责的8.7公里路段目前已完成6.5km,总投资是2.889亿元,建成后,由原来的双向2车道变成双向4车道,同时按路段设置安全护栏、人行道和绿化带,整个工程将于明年6月份正式竣工,从马桥到桂花至少缩短10分钟车程。”咸安区交通运输局工程股副股长何彪介绍。
数据铭刻变化。“十三五”期间,咸安交通区位优势进一步彰显,初步形成以G351双溪至潘家湾、S360大幕至向阳湖、S356横沟至黄沙铺为“三横”,以京港澳高速、咸通高速、S122武咸快速通道、G107国道、S208横路线、S319咸赵线为“六纵”,以幕阜山旅游扶贫公路为环的“三横六纵一环”高等级公路立体化格局,为咸安发展铺就了一条条快车道。
修好群众出行的“放心桥”,打通农村发展的“致富路”,咸安交通道路由“量”到“质”提升,由“有”向“好”转变,便捷的交通不仅拉近了时空,缩短了距离,更让人们出行更加便捷,日子越过越舒心。
编辑:钱维佳
责编:施秀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