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咸安报道(咸宁台记者:卫东 陈宗谱)“像这种品相就很好,大小均匀,比较鲜嫩。如果这种今天不摘的话,明天它就长大了,开伞了就没用了,就成次品了。”3月11日,天空放晴,气温回暖。湖北爱尔蔬生态农业负责人沈燕正在田间翻开稻草,小心翼翼地采摘刚刚冒出红伞头的赤松茸。
沈燕介绍,赤松茸是生长在赤松树木根部的一种野生食用菌。近年来经过人工培育成功后,可以利用秸秆在田间栽培。赤松茸适宜在4度-30度的气温下生长。去年十月,她在基地里利用水稻秸秆栽植了10亩赤松茸。45天后开始出第一批菇,当年可收产量的20%,年前的赤松茸都是发往武汉销售,价格可以买到20元一斤。2月底,气温回暖后,赤松茸再次进入采摘期,受疫情影响,产品滞销。看到一批批赤松茸成熟后只能烂在地里,沈燕心疼不已。痛定思痛后,沈燕决定寻找新的出路。
“今年特殊情况嘛,因为疫情的影响,这些产品外地需求量很大,但是我们运不出去。”沈燕说,“我们就想办法在我们本地消化,然后推向市场。通过朋友圈发广告,再就是电商平台的推广,现在销量是很不错的。”
每天早上,沈燕带着工人到田间采摘新鲜的赤松茸,按照前一天收到的订单称重分装好。然后送到各小区,由小区的志愿者分发到每家每户;再一个就是通过电商平台,在网上销售给市民。
沈燕说,因为这是一个新鲜的产品,市民如果没见过或者没听到别人介绍说很好吃的话,他是不会买的。现在通过口口相传,每天的订单都很多,基本上明天的量今天就会订完。
赤松茸营养丰富,富含17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及维生素;色泽艳丽,具有味鲜、嫩滑、爽脆、口感好等特点,可用来煲汤、烧烤、溜炒、涮锅等。沈燕说,赤松茸的采摘期会延续到五月初,一亩产量5000斤左右,现在销售价格10元一斤。虽然现在的销量没有问题,但是随着气温的升高,产量就会从300斤猛增到1000斤以上,希望媒体和爱心企业帮助他们拓宽赤松茸的销路。
编辑:王 迪
责编:施秀芳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