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咸安报道(通讯员:冯超)春节以来,新冠肺炎来势汹汹。咸安区妇联全体干部闻令而动,干劲十足。团结引领全区妇女干部和妇女群众加入防疫大军之中。
舞好指挥棒,争当防疫排头兵
“不戴口罩不出门,回家勤把手来洗,不信谣言相信党,定把病毒攻克掉……”咸安妇联深入所驻村,拿着喇叭在村组宣传疫情防控政策,喇叭播放的是咸安区妇联主席王红波专门为疫情防控编写的《咸安区疫情防控顺口溜》。
为做好疫情防控,区妇联第一时间吹响巾帼志愿集结号,通过“网上妇女之家”等工作群层层及时传达疫情防控政策和措施。在妇联系统实现信息公开,引导妇女群众不信谣不传谣。指导基层妇联开展全方位的防疫宣传引导工作。
目前,各基层妇联组织共用锣鼓67个、高音喇叭303个、印发宣传资料33350份、宣传巡逻车37台,全区女党员、各级妇联执委、女干部、社会组织的1500多名巾帼志愿者主动担当、守护咸安。
征战在一线,勇当群众贴心人
由于全天候在扶贫点参与抗疫工作,区妇联干部余辉将2个年幼的孩子送到母亲家。她深入官埠桥镇泉湖村,组建了一支巾帼志愿服务队,志愿者们通过悬挂横幅、张贴告知书、发放居民的一封信、微信群消息推送等多种形式,加大防控宣传力度,并协同村委会工作人员做好外来人员信息登记等工作,到目前为止区妇联所驻村泉湖村无一例确诊、疑似人员。
针对包保网格人员复杂的情况,区妇联琢磨出一套登记流调的工作方法,对网格人员“分类登记、入户核对、电话跟踪”,有效解决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在区妇联的带动下,巾帼志愿者们积极响应号召,与基层党员干部一起奋战。区三八红旗手、贺胜村“老妇干”方满意,作为一名老党员,主动担负起袁家15组守卡任务,为守好卡口,天天跟其他工作人员三班倒,保证卡口24小时不空档;商贸物流区五金机电大市场女党员谢慧,每天在市场里面宣传防疫知识、发放口罩,测量体温,登记进出市场人员,处理市场垃圾;官埠桥镇窑咀村妇联主席徐松枝一边做居家隔离群众工作,一边带领巾帼志愿者开展清洁村湾活动……
抗战在咸安,乐当爱心传递员
在区妇联的行动带领和思想引领中,激发了更多妇女和社会组织投入到关爱的大潮中。
1月28日,永安环城三组党支部副书记何静通过微信向社区捐助资金1000元,又动员其弟何敏捐款2000元。黄仁华等巾帼志愿者捐赠3000余元。
1月29日,咸安区农产品流通协会“香城味道”捐赠的一万多斤胡萝卜源源不断分送到云南援助咸安医护人员入住的酒店、医院、公安等抗战在防疫一线的10余家单位,为太乙村、大幕乡等村民和一线工作人员捐赠口罩2万个。
2月2日,经过往返300多公里的拖运,将1000只鸽子分发到8家驰援咸宁医护人员定点酒店和医院食堂。
2月7日,区妇联与爱心人士对接将1800余斤辣椒分发至市中心医院、市第一人民医院和太乙集中观察点等6个单位。
2月8日开始,咸安区“红色娘子军”宣讲队队员张晓明与防疫一线的医护人员家庭结对,送去所需必需品和物资。
2月13日,巾帼志愿者卢艳芬为市第一人民医院11户职工家庭和医护人员提供爱心餐的三个团队捐赠鸡蛋2000个。
各乡镇妇联也行动起来,发起捐赠:桂花镇柏墩村妇联募集资金3000元,区女作家协会捐赠3000元,官埠社区妇联执委刘爱莲捐口罩4000个,高桥镇最美婆媳捐款2000元……
在捐赠物资中,区妇联干部和巾帼志愿者们既是捐赠者,又是搬运工,将爱心物资及时分发到防疫一线。
发挥“联”作用,甘当家庭守护神
区妇联在“联”字上下功夫,在家庭教育上抓重点,开展了“特殊时期•特别家教”活动,联合咸宁市第二实验小学开展“亲子‘宅’家,乐在咸安”微课堂活动。开展防疫知识宣传、心理引导、亲子互动等系列活动。
2月2日开始,第二实验小学启动线上课程——“补课不如补习惯”活动。通过视频家访、连线家庭,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和生活方式。此外,咸安区妇联联合该校开辟了“不再孤单•爱在咸安”心理援助公益专线,缓解部分家庭学生的心理压力。
区妇联还在各村(社区)近百个网上“妇女儿童之家”微信群、宝妈群转发线上亲子课程,丰富广大家庭和儿童的“宅”生活。
咸安区妇联广泛动员全区28万妇女团结起来,在做好宣传防护、深入一线的同时,带头做好爱国卫生运动,为打赢这场新冠肺炎阻击战贡献巾帼力量。
来源:香城泉都e家庭
编辑:李 萌
责编:施秀芳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