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共创业 敲开致富门

云上咸安报道(记者:葛利利 王奇峰 通讯员 吴紫芬)俗话说:“天上的斑鸠,地上的豚狸”。斑鸠常见,那豚狸是什么,不少人都要打个问号。然而向阳湖镇甘棠村十八组的雷杰、雷飞俩“兄弟”说起豚狸就有一肚子的话要说,因为这个小小的豚狸,是他们“兄弟”合作创业的开始。

发现商机  俩“兄弟”携手创业

雷杰、雷飞都是咸安向阳湖镇甘棠村十八组人,因为都姓雷,很多人都以为他们两个是亲兄弟或者堂兄弟。其实,两人只是一个湾子里长大的兄弟。两人关系一直很亲密,长大后,各自忙着外出打工挣钱。雷杰从事过水电工程行业、雷飞则种植过葡萄、卖过水果等等。“做得都还可以,但都是四处奔波。”雷飞介绍说,吃过很多苦,也碰过很多壁。

直到3年前,雷飞在浙江出差时,无意间在当地一处菜市场看到了卖豚狸的摊子。“我当时想,怎么会有人买老鼠吃呢?”雷飞说,后来一问才得知这种不是地沟里的老鼠,而是豚狸。当时摊贩介绍豚狸的营养价值极高,加之当地人购买习以为常,雷飞抱着试试看的想法,购买了一只豚狸回家烧着吃,结果没想到味道非常好。

而这一次尝试让雷飞灵光一闪,既然有人购买豚狸,我能不能回家养豚狸呢?有了想法后,雷飞对豚狸市场进行了一番打探,发现豚狸很受市场欢迎,肉质鲜嫩,市场前景好,而且饲养成本低。可是单独做也很麻烦,怎么办呢?雷飞找到了好兄弟雷杰,把自己的想法和雷杰一说,邀请雷杰一起回乡创业。正愁没有好项目的雷杰对这个十分感兴趣,两人一拍即合,一起去了浙江、湖北荆州、福建、湖南、江西等养殖豚狸基地考察,学习如何养殖。2018年9月,在前期筹备完善后,俩“兄弟”的养殖基地在家乡正式挂牌成立。

汲取经验  俩“兄弟”克难奋进

走进兄弟两个的湖北裕达生态农业养殖示范基地,记者看到基地的房舍虽然简陋,但被收拾得干净整洁。基地外面堆着甜象草、甘蔗叶子和成堆的秸秆。

雷飞说,无论是豚鼠的食物还是基地的设备,现在看起来井然有序。然而刚开始时,两人也是焦头烂额。“你比如说,我们这个基地的棚子建设,这块地以前是一片竹林,我们要把竹林平整,然后搭棚,棚子里面还要搭小方格子养豚狸。”雷杰说,两人前期每天都呆在基地里照顾着。

2018年9月,基地搭建成功后,两人购买了100多组种苗(一组为1只公豚狸和3只母豚狸),结果由于技术上掌握不到位,喂食不恰当,导致一些豚狸饿死了。为什么呢?原来,豚狸很能吃,几乎不停嘴。草料一放进去很快就会没有了。两人开始不清楚,投放草料不够,导致了豚狸饿死。

为此,两人边养殖,边学习,边摸索。“基地外面的草就是我们豚狸的主食。”雷杰指着甘蔗叶子、甜象草和秸秆说,甜象草是他们种植的,甘蔗叶子是去水果基地捡回来的,秸秆则是1元一捆买回来的。别看这些草现在堆得很高,但是豚狸吃的也快,目前,基地4000多只豚狸一天要消耗800-1000斤草料。

为了供应豚狸,雷杰和雷飞还特意流转了60亩土地种植甜象草、黑麦草。“冬天豚狸就是吃黑麦草,但是黑麦草缺少粗纤维,所以要夹杂秸秆给豚狸吃。”雷杰介绍说,通过摸索,他们逐渐掌握了一套豚狸养殖技术。

循环利用  将产业做大做强

随着养殖规模不断扩大,雷杰、雷飞的豚狸养殖也走上了正轨。

豚狸好养,那么它的销路又如何呢?

“我们的豚狸不愁销路。”说起它的销量,雷飞和雷杰笑着说。据了解豚狸易于养殖,且豚狸肉质鲜美细嫩,营养价值高,因此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在食用方面,雷飞和雷杰的豚狸主要销往广东、荆州、福建周边城市等地。

然而雷杰和雷飞的豚狸却不仅仅是饮食食用这么简单。雷飞和雷杰带着记者到基地附近的一块空地处看到,大量的豚粪用塑料布遮盖堆在空地处。“这是一味中药材。”雷杰说,豚粪不仅仅可以用作中药,且呈干燥颗粒状、无异味、零污染、可作有机肥料,且有改善土壤结构起还原生态之功效。所以他们也收集豚粪按照5元/公斤销售。

下一步,雷飞和雷杰还准备继续扩大规模,带动更多身边的人加入到豚狸养殖队伍中来。用小豚狸产业撬动脱贫致富的大门。“豚狸繁殖能力极强,赚取利润回本时间短。”雷杰说,目前,他们对外都是免费教学,还会帮助村民们实地考察场地,种植甜象草等等,旨在扩大规模、发展深加工。希望能够带动更多的村民致富。


责编:王    迪

编审:余娅敏

云上咸安投稿邮箱:yunshangxianan@163.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下载“云上咸安”

(作者:咸安区融媒体中心)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