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供销社:一地双收 激活现代农业新动能

云上咸安报道 春耕时节,浮山街道太乙村的田间地头,一片繁忙景象。在该村咸安润田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种植基地里,农机手正驾驶着气吸式播种机在田间穿梭。

翻犁、起垄、打窝、开沟……随着齿轮转动,瞬间,板结的土层变成平整、有序的田畦。据了解,该合作社依托省农科院技术支撑,创新采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体系,通过间作套种实现生态互补:玉米植株为大豆遮荫避暑,大豆根瘤菌为土壤固氮增肥。配套精准水肥一体化系统和生态防控技术,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30%以上,土地利用率提升40%。“今年试验田在确保玉米产量不变的基础上,实现多收一季大豆,预计每亩地可增加产值约500元,综合效益比单一种植提高25%。” 合作社负责人田辉现场算起了增收账,通过这种模式,不仅提高土地利用率,还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周边百余户农户通过务工等方式参与,户均年收入增加近万元。

作为咸安区2025年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实施主体,依托“合作社+农户”的托管服务体系,润田合作社通过将土地流转整合高岸田、旱地等资源,实现规模化种植经营。同时该合作社与省农科院、农业大学建立了长期合作,由专家团队全程提供品种选配、病虫防控指导。目前,在区供销社的带领下,润田合作社已建成420亩核心示范区,同时计划未来三年辐射推广至万亩规模,同步开展农民培训10余场次,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也带动区域农业转型升级。

为持续深化供销综合改革,咸安区供销社将聚焦农业社会化服务示范主体培育,强化全周期服务保障,通过技术培训、资源整合、政策对接等举措,推动实现“种得下、管得好、收得稳”目标,为全年粮食稳产增收夯基固本。下一步,区供销社将依托润田合作社等先进模式经验,构建“技术指导+全程托管+市场对接”服务体系,助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进一步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通讯员:陈银欢 陈子恒 编辑:董盈 责编:聂国力 编审:徐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