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咸安报道 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我省推进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的“四化同步”发展的重要抓手。咸安区在北洪港综合治理工作中,以区委书记、区长为双组长,4名副县级领导具体负责,下设“一办三专班”的试点工作组织推进体系,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套机制管到底,一以贯之抓落实,推动北洪港实现了从“龙须沟”到“幸福河”的美丽蝶变。
北洪港系斧头湖入湖支流之一,全长24公里,流域面积57.2平方公里,发源于汀泗桥镇长寿村,流经咸安经济开发区,于向阳湖镇北岭村汇入斧头湖。综合考量区内众多河流的水系特征、现实基础、治理条件、发展前景等因素,咸安区选取北洪港作为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锚定“生态美、产业强、百姓富”治理目标,坚持上、中、下游一起治,一、二、三产同发展,城郊、园区、乡村联动管,着力打造“河清岸绿、村湾整洁、产业明晰、节点示范”的治理图景。
在北洪港小流域上游——向阳湖镇广东畈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现场,村民正在一片绿油油的油菜苗床上忙着起苗,准备移栽到其它大田。2024年9月,区农业农村局利用中央投资项目资金,坚持“生态、绿色”理念,在北洪港小流域——向阳湖镇广东畈村投入322.15万元,实施了585.72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打造了旱涝保收、持续高产稳产的绿色农田示范区。
“通过项目建设,将原来的路不通、田不平、灌不了、排不了的低产田改造成了高标准农田。通过高标准农田改造以后,在生产成本上,节约人工300元;在产量上,多种一季油菜,亩平均收入达到1000元;在稻谷生产方面,可以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100公斤以上。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有力推进了乡村振兴。”咸安区农业农村局三级主任科员唐华介绍。
作为全省5个试点湖泊之一,章家湖综合治理工程于2024年10月开工建设。项目明确了五大任务,拟实施建设项目9个,总投资11173万元。其中,整合项目4个,投资9805万元,新策划项目5个,投资1368万元。目前,拦河翻板闸已完成导流明渠、上下游围堰、闸右侧基础浇筑施工;入湖人工湿地已完成土方整理工程;孙家垅河治理已完成两岸清表清杂工作。
“章家湖综合治理工程通过实施拦河翻板闸、孙家垅河治理、章家湖入湖湿地、章家湖岸线治理、数字湖泊等建设,可有效调蓄北洪港及王家寨湖、章家湖水位,保证下游河道生态流量;改善入湖水质,提升周边生态环境质量;通过建设监控系统,提升河湖数字化管理水平。”咸安区水利和湖泊局项目法人胡航说道。
向阳湖镇广东畈村上屋朱76户群众采取“山地置换股份、山地租金入股”等方式,引进市场主体发展规模种养和亲子休闲游乐项目,带动30多户群众入园务工,实现组集体经济每年增收13.3万元,农户人均年收入增加8000元以上。把原来的一片荒土坡变成了城郊的“花果山”、游客的“打卡地”和村民的“聚宝盆”。
“广东畈村十六组又名上屋朱,原来这是片荒山,后来我们引进能人,成立了聚友农业生态有限公司,该公司栽种了17个品种的水果,目前已进入采摘期。农民们通过土地入股和土地租金的形式参与,在土地上得到收益,也解决了部分人的务工,增加了农户们的收入。”向阳湖镇广东畈村干部李猛说道。
汀泗桥镇长寿村11组董河图被纳入全域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试点扩面范围,村民拍手欢迎。他们坚持“自己的村湾自己建”,积极捐资捐物、让地让利,配合北洪港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强力推进,村民也在村湾翻天覆地的变化中体会到了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近几年来,我们董河图村的变化非常大,环境变得优美了,道路修宽了,花草树木增加了,农田改造了,每个村民的文明意识也提高了。其次,我们农民也增加了经济收入,在董河图村后面办了一个药材基地,我们村民可以就近务工,增加个人收入。在这样好的环境中生活,我们感到非常幸福。”汀泗桥镇长寿村村民李小燕说。
在落实治理体系和绿色基础设施体系中,北洪港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专班围绕“生态美、产业强、百姓富”的治理目标,共规划布局了73个子项目,其中生态美子项目36个、产业强子项目20个、百姓富子项目17个,预计总投资17.86亿元。 2023年已完成子项目12个,计划2024年完成子项目43个,2025年完成子项目18个。
下一步,专班将聚焦项目建设加班加点赶进度,紧盯28个未完成的项目清单,定期深入现场开展调研,常态化走访、“点对点”联系,帮助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困难,督促项目按时间节点稳步推进。紧盯关键指标强化措施保验收,围绕14项评价指标,制定整改落实方案,明确任务分工,压实各方责任,细化管控措施,加强分析研判和调度通报。破解投入难题共同缔造和美乡村,加大宣传力度,拓宽参与渠道,丰富参与形式,完善共管机制,加快推进村(社区)共同缔造试点扩面,让流域内的老百姓有更多的获得感、更强的幸福感。
(咸宁台记者:李卫东 蒋旗 通讯员:胡坚 编辑:方焱 责编:聂国力 编审:徐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