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到的桂花香

云上咸安报道 不是人间种,移从月中来。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金秋十月,中国桂花之乡的源头——咸安,桂花竞放,芳香醉人,成了花的海洋、香的世界、醉的王国。

与往年不同,今年的桂花,足足迟开了近一个月。或许是因为七月份的大雨,气温过低,或许是因为八九月份的大旱,或许是中秋提前的缘故。

在飒飒秋风中,满街满巷、满田满陇、满山满岗,推窗即景,开门即香,虽然没有牡丹花的雍容华贵、没有荷花的清丽高洁、没有兰花的蕙质兰心,但桂花的独占三秋,暗香浮动,不经意间,也让每个香城的人心有所属,乐在其中了。

桂花就这样任性地来迟,这让熟悉花性的香城人找不着北了。“你若不来,花就不开。”跟亲友打趣时,大家俏皮地搪塞那些想看花却没时间回来的朋友们。

迟到的花期虽让人不免心生惆怅,但闻香而动的游客们,抵制不了花香的吸引,即便听说花没开,也挡不住前来的脚步。桂花虽无言,树下已成蹊。兴许是为了满足赏花客的愿望,在阳光和雨露好点的山坡上,桂花星星点点地开了几株,花不多,香也淡,但游客还是抑制不住感动和惊喜。

十一黄金周到了,桂花终于全面盛开了。金风吹来,在失望后的惊喜中,桂花一夜缀满树头,再现“叶密千层绿,花开万点黄”的奇观。也许桂花是在等待黄金周,或是配合旅游节吧,我想。

赏桂花,桂花镇柏墩村木梓坳桂花源当然是首选。遥望桂花源,千树叠翠,万树吐香。被称为桂花活化石的桂花源,280棵百年以上的古桂群落,每一棵古树都经历沧桑,每一棵古树都流传一个美丽的故事。不必说那株800年的瑶台桂母的神奇与威仪,不必说那五老山上的九桂廊的动人故事,单说那桂子泉、姐妹桂、抗倭神桂的传说,就让你心驰神往。

来到瑶台桂母前,只见树干粗大苍劲,三人合抱勉强成圈。“围绕桂母走一走,定能活到九十九,来跟桂母照张相,家财万贯人丁旺。”在柏墩村木梓坳村民的民谣中,所有的游客不约而同地转起圈来,也许是对古树的崇拜,也许是对村民保护古树和桂花文化的敬仰。

香飘十里金秋桂,誉载千年屈子诗。在五老山观桂园的屈子亭前凭吊,诗人屈原“奠桂酒兮椒浆,沛吾乘兮桂舟”的诗句在人们耳旁回响。兴许当时流放时,屈原经过咸宁,喝到了热情咸宁人的桂花酒和椒浆茶,一时兴起留下了千古绝唱吧。

移步万寿桥村金诚桂花苗木基地,在丹桂林、金桂林、银桂林里,在百年古树下,在新生的苗莆旁,在层层叠叠的绿中,在淡淡雅雅的香中,一朵朵金灿灿的、红彤彤的、银白白的米粒样大的小花缀在绿叶当中,挤着树叶,粉装千层绿,散发十里香。

一群小学生正学着大人的模样,有板有眼地挥篙打桂花,笑声、追逐声、赞叹声随着桂花雨在林间荡漾。

因花期短,花开三天后,花农们便开始打桂花了。随着一阵竹篙挥舞,直打、斜挑、外摇,霎时,桂花雨簌簌而下。在一片惊呼声中,在游客们的追花声中,人们的头上、肩上、衣服上、鞋里满是桂花。

一顿鲜花“飞舞”后,桂林里,满地黄花堆积,拣枝叶的、挑花的、筛花的、售花的,打花客服务一条龙。这次第,怎个香字了得?

中国地理标志、中国桂花之乡、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湖北咸宁古桂花树群、中国中秋节俗传承基地……桂花成为市民引以为豪的金字招牌,是咸宁市市花,是村民们赖以生存的幸福之花,也是香城得名的秘密所在。

淡淡香风淡淡烟,竞收桂子庆丰年。徜徉在花海里,循香来到桂花镇两公里长的桂花街道,一担担金色的桂花从山林里走出来,带着露水,含着花香,被带着不同口音的来自全国10多个省市的老板抢购,用食盐腌制或烘干后带走。短短六天,40多万公斤的鲜花在绽放美丽之后,被分散到全国各地,带走咸宁人的热情与一路芬芳。

站在庭院下,小憩桂林中,阵阵暗香袭来,心儿醉了。花虽已飘落,暗香亦残留。遥望天庭,月中嫦娥,是否“至今不会天中事”呢?也许她当时赠桂人间,就是想着为人类谋幸福的吧?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咸安,因“一枝桂花”而名满全国,年销售产值能达2个多亿。这就是桂花,即使扎根山崖,哪怕历经风雨,也要绽放美丽,吐纳芳香。

(特约记者:胡剑芳 编辑:董盈 责编:王迪 编审:徐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