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高温,趁“热”收下这份防暑指南!

防暑降温关乎生命安全

高温天气来袭

防暑降温关乎生命安全

关于中暑

这份知识贴请一定了解!



中暑是指人体在高温、高湿度、不透风环境下,由于水和电解质丢失过多、散热功能障碍,导致机体核心温度过高,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热损伤性疾病。

中暑是一种威胁生命的急症,可因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功能障碍导致永久性脑损害或肾衰竭,甚至死亡。

老年人、孕产妇、孩子、患有慢性病或过分疲劳的人,更容易发生。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中暑?

早期可能有大量出汗、口渴、头晕、头痛、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表现。加重时会恶心、呕吐、心跳加快、血压降低。重度中暑有热痉挛,表现为肌肉疼痛性痉挛;热衰竭,极度虚弱、可能昏厥;热射病,体温超 40℃,伴意识障碍、抽搐、昏迷。若在高温下有这些症状,应怀疑中暑,尽快救治。

中暑有哪些典型症状?

先兆中暑

在高温环境工作或生活一定时间后,出现口渴、乏力、多汗、头晕、目眩、耳鸣、头痛、恶心、胸闷、心悸、注意力不集中,体温尚低于 38℃,则属于先兆中暑阶段。

轻度中暑

先兆中暑未能及时干预则会进展为轻度中暑阶段。此阶段体温会升高超过 38℃,皮肤感到灼热,出现早期循环功能紊乱,如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血压下降、心率增快等。

重度中暑

出现高热、痉挛、惊厥、休克、昏迷等症状。重症中暑

按表现不同可分为3种类型:

热痉挛:多见于青壮年,常发生于高温环境下强体力作业或运动时。意识清楚,体温一般正常,处理不及时可进展为热射病。出汗后水和盐分大量丢失,补盐不足造成低钠,表现为躯干和四肢肌肉间歇性痉挛,尤以腓肠肌痉挛为特征,也可出现肠痉挛性剧痛,一般持续 3 分钟可缓解。

热衰竭:常发生于老年人、儿童和慢性疾病患者,可发展为热射病。症状包括高热、失水过多导致血容量不足。表现为头晕、眩晕、头痛、恶心、呕吐、面色苍白、皮肤湿冷、大汗淋漓、呼吸增快、脉搏细数、心律失常、晕厥、肌痉挛、血压下降甚至休克。

热射病:热射病是中暑最严重的类型。在高温、高湿或强烈的太阳照射环境中作业或运动数小时(劳力性);或老年、体弱、有慢性疾病患者在高温和通风不良环境中维持数日(非劳力性),就会出现机体热应激机制失代偿,使中心体温骤升,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功能障碍,出现热射病。

热射病还会出现高热、无汗、呼叫不应,体温高达 40~42℃ 甚至更高的情况,可能会出现昏迷、抽搐、呼吸急促、心动过速、瞳孔缩小、脑膜刺激征阳性等表现,严重者出现休克、心力衰竭、脑水肿、呼吸衰竭、急性肾衰竭、急性肝衰竭等多器官功能衰竭。

为何在室内也会中暑?

高温会引发中暑,潮湿的环境同样可能导致中暑。湿度越大,环境就越潮湿闷热,体感温度也就越高。例如,当气温为32℃,相对湿度达到70%时,人体的体感温度能够高达40℃。这也就解释了为何天气预报中的气温是35℃,而我们却感觉像是40℃,总觉得天气预报报低了。所以,在夏季到来时,即便气温未超过35℃,但环境潮湿闷热,我们仍需对中暑保持警惕。

预防措施

1.合理安排工作时间

用人单位根据气温和强度调整,避开高温时段高强度作业,高温岗位轮班,增加休息机会。

2.改善工作环境

安装降温通风设备,对高温设备管道隔热,户外设遮阳设施。

3.加强个人防护

提供防护用品,穿透气工作服。

4.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定时定量饮水,大量出汗适量饮含盐饮料,忌含咖啡因和酒精饮料。


中暑的急救处理

1.转移

一旦有人中暑,需立刻将其移至阴凉通风处,使其平卧并解开衣物,方便散热。

2.降温

用湿毛巾或冰袋敷于患者头部、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处降温,也可用风扇或空调对着患者吹,加快散热。

3.补水

若患者神志清醒,可适当给予淡盐水或清凉饮料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但要避免短时间大量饮水,以防呕吐。

4.呼叫急救

若患者出现昏迷、抽搐、呼吸心跳骤停等严重情况,应马上拨打120急救电话送医抢救,等待期间可继续降温。

如何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防暑指南在手
希望大家都能

享受这个夏天



咸安区融媒体中心宣

(编辑:李萌 责编:董盈 编审:徐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