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

湖北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实验室,研发人员正将一个拇指大的光模块放入高温烘箱里测试。光迅科技近年来每年将营收的12%投入研发,近期发布的1.6太比特硅光方案光模块,有望为数据中心超高算力需求提供更优解决方案。

2022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武汉考察时强调,“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科技自立自强上取得更大进展”。

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时强调:“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湖北坚持向科技创新要增长、以动力变革提质效,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新质生产力正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

激光闪烁,仅用10分钟,一片碳化硅晶圆切割完毕,崩边在5微米以内。位于武汉东湖高新区的湖北九峰山实验室里,一台国产半导体晶圆激光切割机表现亮眼。

“晶圆切割是半导体封测工艺中的关键工序。”华工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马新强介绍,公司完成半导体晶圆激光切割系列装备的国产化开发,但在市场化时曾遇到难题。在九峰山实验室的支持下,这套装备经过近半年中试,在精度和效率上均达国际先进水平,3月底顺利发往首家客户。

投运一年多的九峰山实验室,是湖北在优势领域组建的十大实验室之一。不久前,8寸硅光薄膜铌酸锂光电集成晶圆在这里下线。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湖北省委书记王蒙徽表示,湖北传统产业比重大,转型发展任务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唯一出路,必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开辟经济发展的新领域新赛道。

S形流水线上,升降机、传送带有序配合,自动传送着汽车底盘和零部件……4月9日,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第10万辆新能源汽车驶下生产线。岚图汽车是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加快转型升级的关键落子。今年一季度,东风集团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56.2%。

“通过技术改造升级,实现从‘论吨卖’到‘论克卖’。”在宜昌市,湖北兴发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国璋告诉记者,“过去生产一吨普通黄磷只卖2万余元,现在创新研发黑磷材料,每克售价可达5000元。”

宜昌市近年来加快推动传统化工产业向新能源新材料产业转型升级。“全市化工企业已开发食品级、医药级、电子级等各类化学品600余种。”宜昌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局长朱汉洪介绍,全市在建、拟建投资亿元以上新能源、新材料项目56个,总投资超2600亿元。

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湖北全省现有17个营业收入过千亿元产业,光电子信息、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生命健康、高端装备、北斗等五大优势产业营收占规上工业比重超过60%。

不久前,由在鄂科研机构——航空工业特种飞行器研究所研制的“祥云”AS700民用载人飞艇成功完成首次转场飞行。“这是我国首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载人飞艇,目前已获得一批意向订单,首架飞艇计划今年底交付。”AS700民用载人飞艇项目经理杜伟介绍。

“我们加快低空经济、生命科学、前沿材料、未来能源等领域产业技术储备和前瞻布局,形成了一批创新成果。”湖北省科技厅厅长冯艳飞介绍。

“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湖北产业加快迈向中高端,高质量发展的路子越走越宽广。”湖北省省长王忠林表示。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樊思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