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人物 | 潘名建:用脚印丈量泥土

云上咸安报道 他个子不高,身材偏瘦,脸色因长期风吹日晒而变得黑红,脚上穿着一双深筒胶鞋。这是他留在“咸安最美行业代表风采”展板上的照片。

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24年,他始终行走在生产一线。为了经营好合作社,提高农民收入,他踏遍基地每一处,指导社员种植技术,不辞辛劳。为了更好地完成农业技术指导,他经常学习到凌晨一两点,研究种植方面的旱涝难题,兢兢业业。他就是同事眼中的“老黄牛”、咸安区“最美农业服务工作者”——潘名建。

汗水浇灌合作社

1979年,他出生在咸安区马桥镇钱庄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受革命先辈钱瑛的影响,他从小就树立了为家乡人民奋斗和奉献的理想。1999年中专毕业后进入咸宁市咸安区农业局工作,先后干过植物检疫员、村级党组织建设助理员、驻村第一书记和粮油生产技术指导服务员等。

2009年,因工作认真负责,他被派往咸宁市咸安区绿源种植专业合作社,辅导其经营发展。“只有了解基地各处的土质情况,种植适宜生长的植物,最大化土地和资源利用,才能把合作社做大做好,给群众带来收益。”潘名建说。

虽然工作近10年了,他仍然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知识的不足:“我刚去合作社,对那里的情况不是很熟悉,又想把工作干好,就想着每天多看看,多学学。”

工作期间他跑遍了合作社基地的每一寸土地,查看阅读的文献资料有一米多高,帮助完成合作社生产、发展规划,协助合作社步入正常轨道。在他和同事的不懈努力下,当年的合作社创下年利润30多万元的业绩,成为咸安区农民合作社组织的一枝独秀,有效带动了行业的健康发展。

越是艰难越向前

2010年,因工作需要,潘名建被区委组织部选派到桂花镇柏墩村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那时候乡村条件艰苦,机关干部都不愿下去驻村。他说:“组织相信我,给我安排好了工作。现在组织需要我,我怎能嫌苦怕累?”潘民建被委派当天便回去收拾东西,前往驻点村报到。

柏墩村工作和生活条件十分简陋,没有厨房,吃饭要骑车去镇上,经常是吃了上顿愁下顿。宿舍没有空调,刚去的那年冬天,他躺在棉被单薄的床上冻得发抖。

在柏墩村任职的两年期间,当地发生过2次洪涝灾害。在暴雨来临之际,潘名建和村干部积极响应,忙碌在动员群众撤离的最前线。

“当时我们一边敲锣通知群众,一边组织人员挨家挨户通知每一家赶紧撤离。人员全部撤离后,我们看到一些群众财产被洪水围困,就又回去了一趟,在救助的过程中,延误了撤退时间,被洪水围困了一夜,全身湿透。”洪水退去,潘名建来不及休整,就投身到生产自救中,顶着烈日帮助农民修复被洪水损毁的农田设施,及时帮助农民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在驻村的两年,因长期下村入户,他骑坏了一辆摩托车,穿破了两双胶鞋。

唯有奉献最美丽

多年的实地指导经验,让他对咸安区各处土地情况了如指掌,潘名建被组织派回农业农村局,做起了全职粮油生产技术指导服务员。他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农技推广工作上,深耕学习到夜深人静是经常发生的事。今年7月,咸安区多地出现持续高温天气,加上降雨量少,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针对这一状况,潘民建在第一时间写出了《关于在田作物防高温热害抗旱减损的技术指导意见》一文,发往各乡镇场农业服务中心,指导农民做好防高温热害、抗旱减灾工作,帮助农民做好应对措施。

“对农民来说,田地里的作物健康就是他们安全感、幸福感的来源,让农作物健康生长,就是保障了农民们的幸福生活。”凭着辛勤的努力与不断地学习,潘名建和他的团队取得示范推广新技术6项,农业新品种11个,先后集成了10余项农业综合配套技术。围绕保障粮油安全,集成编写了粮油高产技术资料20余份,推进了咸安区水稻生产向优质过渡,使全区粮食生产获得了连续丰收,粮食总产量连创历史新高。

潘名建先后被省种子管理局评为“全省油菜区域试验先进工作者”;被咸宁市农业科学院邀请起草《水稻“一种两收”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规程》咸宁市地方标准;被省农业农村厅评为第二届全省“最美农技员”,湖北省耕地质量验收评定专家组成员,咸安区第六届人大代表等。

不种庄稼却是庄稼守护人,不是农民却是农民的贴心人。现在,潘名建依然会经常下田查看作物长势,提出一些指导意见。他患有痛风病,在田间走动有时会突然发作,走路一瘸一拐的,同事会劝他去边上歇一歇。“老毛病了,不碍事,多走走挺好。”他答道,然后继续前行,“未来我会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希望能带领拥有绿色梦想的农民走向致富之路。”

(通讯员:李卫国 编辑:李萌  责编:聂国力  编审:徐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