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文库》阅读推广第四十七期
第二编史事纪略(节选二)
朗读者:吴晓
1928年6月至7月,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莫斯科举行。
1929年1月,毛泽东、朱德、陈毅率领红四军主力相继开辟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
1929年12月,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古田会议)在福建上杭古田召开,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1930年1月,毛泽东撰写《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提出把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到农村,开始形成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
1930年3月,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上海成立。
1930年5月,毛泽东撰写《调查工作》,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九一八”事变,开始大举侵占中国东北地区,中国人民奋起抵抗,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1932年1月,日军在上海制造“一·二八”事变,中国十九路军等奋起抵抗。
1932年3月,日本在中国东北制造伪满洲国。
1933年3月,日军占领热河。中国军队在长城沿线进行抵抗。5月底,华北当局与日方签订《塘沽协定》,华北局势日趋危急。
1933年9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游击队改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
1934年7月,毛泽东等发布《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宣言》。
1934年10月,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率中央红军主力等进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11月中旬至1935年11月中旬,红二十五军、红四方面军、红二、红六军团也相继进行战略转移。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扩大会议,集中解决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事实上确立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1935年5月,《义勇军进行曲》发表。
1935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团草拟《中国苏维埃政府、中国共产党中央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不久公开发表。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胜利结束长征到达陕北。
1935年12月,北平学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动“一二·九”运动,要求“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掀起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
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确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路线方针。
下期阅读
敬请您的持续关注
(通讯员:阮新惠 王莹 编辑 :王媛媛 责编:聂国力 编审:徐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