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柿挂枝头,梦回外婆家。畈上稻谷黄,小河戏鱼虾。姨娘灶前忙,舅孙戏前堂。往事心头过,皆泡桂花香……
周末,应六姨热情邀约,带老公,接老父一起回外婆家。六姨家一呼百应,舅舅、表弟妹和表侄一起十多人开车回乡。约摸40分钟的车程,就来到外婆家大桥村六斗畈,只有3个老人在家的湾子瞬间热闹了起来。
六斗畈原名四联公社六斗畈村,四周青山叠翠,畈中一脉清溪叮当流淌,几棵古桂照水,芳香了岁月年华。遇上秋老虎,天气炎热,30℃温度让人汗流浃背。树上知了阵阵,河中流水潺潺,田里稻谷黄澄澄。看,树上好多柿子!一个惊呼,孩子们一下车便撒欢地去树上摘柿子。瓜棚架下,儿童正戏耍,桂花正含苞,柿子正满枝,好一幅最美秋色画卷……
六姨打开老屋门就开始张罗午饭,六姨父背起打草机将房前房后杂草除尽美环境,舅舅去河里洗备用碗筷,几年轻人或搭把手扫地,或摘菜,或看孩童,忙而有序,其乐融融。
干完活,我来到老堂屋,看着“和风树玉”的牌匾高悬,思绪不觉飘远。在那八十年代的岁月里,这里有外婆慈爱的叫声(让几个姨起床干活,或干活回家来叫吃饭),有房间里传来能干的六姨踩缝纫机的响声;有四联小学飘着书香气的五姨的教书声,还有畈上人们泥巴裹腿劳作的欢笑声……昔日恬淡的田园画,今日依旧在门前小河中流淌,在对门青山间沉淀,在老屋边桂花香里飘远。
慈眉善目笑如烟,几多温暖醉童年。一把蒲扇摇日月,驱蚊赶热暖心间。印象里,外婆是我儿时温暖的依恋。虽岁月淡化了外婆在我心中的模样,但儿时的记忆里,与外婆一起听蛙鼓蝉鸣,听雨打丝竹,听溪水潺潺,听月亮地下打谷场上老农的吆喝,享外婆蒲扇摇风伴我入睡的乡愁,仍然是难忘的回忆。
最忆外婆做的一桌喷香的饭菜。外婆惠质兰心,见人一脸慈爱的笑,没有一点儿脾气,对十多个外甥个个疼爱有加。特别是她那巧手烹饪,总能让瓜果粗粮、河鱼和山里腊味做成人间美味,成为乡愁里最好吃的饭菜。记得每逢过年过节,亲人来去送迎时,外婆走出老屋,手搭额头,迎送亲人的慈爱背影,总与童年乡愁梦境交织,与温暖并存,根植在心灵深处。
难忘外婆烧出的一壶好茶。外婆喜欢烧茶,还免费送给过路行人喝,让家门口成了热闹的小驿站。川芎茶、花椒茶、豆米茶、椒盐茶、芝麻茶,花式多品类全,这一善举成为十里八乡的美谈。那个用竹制成的黑色的水钓和木茶桶如今已成为老古董。每次去外婆家,看着家门口或坐或站或蹲地歇脚聊天的人们,我也乐意去帮忙续茶,在人们的夸赞中,幼小的我感到乐善好施的温暖。
最留恋外婆用老蒲扇摇的一缕凉风。为减轻母亲的负担,暑寒假时我总是被外婆带回六斗畈过。那年月,乡下蚊子和臭虫多,没蚊香,怎么办?外婆总是用稻草包放2粒烧过的木火炭,一边拿扇摇燃赶烟,薰好每个房间后,最后放在禾场边,陪让我睡在竹床上,头枕着一个装着瘪谷的长枕头,一挪动便嘎吱作响。许里怕我热,外婆总是蒲扇不离手,不停地摇啊摇,讲着好听的故事,伴着那缕手扇的凉风,在赶蚊又驱热的夏日里,一并深藏在儿时的记忆中。
1983年5月,外婆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当时我读小学二年级,舅舅来报信,几个兄弟跟着父母亲一路哭到外婆家。也不知是吓哭的还是被感染哭的,还是心里真的是不舍得外婆离去,当时的我哭得稀里哗啦,与那时风雨穿林的打叶声、田野上的鞭炮声、亲人们的痛哭声交织在一起……
六斗畈上好风光,乡愁牵引入梦来。外婆故去四十载,满腔思念痛心怀。
六斗畈,那个收藏着我儿时记忆乡愁的故乡,最难忘的是我那做好一桌饭菜,手搭额前正在村口等待亲人归的外婆呀,我们真的想您了……
(特约记者:胡剑芳 编辑:樊思遥 责编:余娅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