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胆结石”的科普后
“尿路结石”患者感到被忽略
纷纷留言:
“啥时候出一篇肾结石相关的科普?”
小编答应得快
行动上也不敢放松
这不,就给你们安排上了
看到体检报告上有“尿路结石”字样,许多人很“恐慌”,好好地怎么会有结石?以后还能不能随心所欲地“排尿”?
当然,还有一些人对体检报告上的“结石”字样“视而不见”,直到“痛不欲生”被送入急诊,才意识到结石的威力。
尿路结石,这个看似很普通的对手,怎样才能“战胜”它呢?且听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泌尿外科刘荣宗医生和章哲宇医生的讲解。
1
什么是尿路结石?
大家对肾、输尿管、膀胱、尿道等器官都很熟悉,它们担任人体“下水道”的角色,为了保障人体每天的正常排尿,他们的正常运转必不可少。
当发生输尿管结石时,“下水道”堵塞,相应的疾病也随之而来。而其中,输尿管作为尿路中“水管”的角色,一旦堵塞必然引起尿路梗阻。
此外,很多人误以为肾绞痛是由肾结石引起的。事实上,大部分肾结石并不会引起肾绞痛,引起肾绞痛的一般是位于输尿管的结石。
2
“石头”从哪里来?
影响结石形成的因素很多,包括饮水少等不良饮食习惯,高尿酸、高钙血症等代谢异常,还有患者本身存在尿路梗阻、尿路感染等局部因素,都跟结石形成有关。
当尿液中某种成分析出形成结晶,会在肾内慢慢增大形成肾结石,而肾结石可能会随着尿液下行到达输尿管引起梗阻,从而引起肾绞痛。
3
发现输尿管结石后要怎么办?
输尿管结石是许多成年人尤其是成年男子共有的困扰,不过结石问题可大可小,主要根据结石的大小选择治疗方案。并非所有输尿管结石病人都需要手术治疗,那么哪些患者可以选择保守治疗呢?
1、首先,结石能否自行经过尿路排出,跟结石大小有关。一项欧洲的数据显示,小于5mm的结石89%可以自行排出,5mm到7mm的结石49%能排出,大于7mm的结石仅29%能排出,因此越小的结石越容易排出。根据我国泌尿外科指南,一般推荐小于6mm的输尿管结石可以保守治疗。
2、结石的位置,越下段的结石越靠近“出口”,因此下段输尿管结石更容易排出。
3、时间短:由于输尿管结石堵塞尿路,随着时间延长,肾积水加重,肾功能损伤也逐渐加重。因而,结石采取保守治疗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两周,一旦结石超过两周还未排出,那就应及时就医积极治疗了。
4
除了止痛药物对症处理外,排石的保守治疗的方法有哪些?
大量饮水。大量饮水可以增加输尿管的蠕动帮助结石排出,一般建议每日饮水2500ml以上,当然,由于夏天出汗多,可以适量增加饮水量,相反,冬天可以相应减少。
药物排石治疗。服用药物,可以扩张输尿管,帮助结石排出。
适量运动。建议患者可以适量进行跳绳、跳跃运动,可以帮助结石排出。
乘坐过山车也能帮助结石排出。不用怀疑,这不是在搞笑,而是有科学依据的,这项研究还获得过第28届搞笑诺贝尔奖医学奖。不过,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自行排出的效果可能并不理想。此外,过山车属于极度刺激的娱乐项目,对于有严重心脏、心脑血管疾病等不适宜乘坐过山车的人而言,还是不建议尝试。
5
比较大的结石要怎样治疗?
大于6mm的结石,建议行手术治疗或体外震波碎石治疗,如果选择保守治疗,也应严密监测,避免梗阻时间过长损害肾功能。
如果保守治疗后无法排出结石,那么可能就需要进一步外科治疗,一般可以采取体外震波碎石或者输尿管镜下激光碎石。
6
预防结石:生活习惯很重要
平时注意生活习惯,可以预防结石发生哦。特别是有过尿路结石的患者应该尤其注意饮食习惯的调整。
饮水:每日饮水达到2000ml,白开水最好,所以请珍惜让你“多喝水”的朋友。由于酒精代谢产生的乳酸影响尿酸排泄,所以注意饮酒也不要贪杯。
避免高盐饮食:高盐饮食增加了尿钙的浓度,容易形成结石,因此饮食以低盐清淡为主。
减少高草酸食物摄入:大部分结石为草酸钙结石,因此像菠菜、甘蓝、杏仁、花生等草酸含量高的食物,应注意避免过量食用。
均衡饮食:避免动物蛋白过量摄入,限制高嘌呤食物摄入,如动物内脏、虾等,并增加水果蔬菜摄入。
Tips
输尿管作为人体每日排出尿液的通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小小的结石一旦堵塞输尿管可能引起不少问题。因此平时注意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定期体检,对于无法保守治疗的结石也不要讳疾忌医,及早治疗,保持人体“下水道”的通畅!
来源: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湖北广电大健康发展中心图文编辑:袁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