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生活细节,预防阿尔茨海默病

老年性痴呆,又称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病,起病隐袭,进展缓慢。主要表现为渐进性记忆障碍、认知功能障碍、人格改变及语言障碍等神经精神症状,严重影响社交、职业与生活功能。

脑健康不仅影响自身,

对家庭和社会同样至关重要。

“世界老年痴呆日”,

旨在提醒我们,

这是一个全球性的疾病,

全球每3秒钟

就有一位AD患者产生!

目前,

中国有阿尔茨海默病患者

已经超过1000万,

是全世界最大的患病人群。

近年来,此病逐渐呈现年轻化趋势,血管性因素在发病中所起的作用也日益突出。

实际上,痴呆早已不是老年人的“专利”,该疾病在中年就开始有症状和反应,尽早发现和预防是应对该疾病的关键。

虽然尚无特效疗法能阻止或逆转痴呆的病情进展,但越来越多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超过1/3的痴呆病例可以通过生活方式的调整、身心疾病的管理以及定期评估等干预危险因素的方法得到预防。

预防是关键!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郁金泰教授临床研究团队联合国内外多个研究团队,对现有研究证据进行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制定了全球首个阿尔茨海默病循证预防国际指南。具体包括:

1、65岁以上人群应保持体重指数在一定范围内,不宜太瘦;

2、多从事认知活动,如阅读、下棋等刺激性脑力活动;

3、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罹患糖尿病,对于糖尿病患者应密切监测其认知功能减退情况;

4、保护头部,避免外伤;

5、65岁以下人群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建议大家平时应该以“清淡食物”为主,尽量少吃含糖、盐、油多的食物,避免罹患高血压;

6、避免直立性低血压发生,对于直立性低血压患者,应密切监测其认知功能状态;

7、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对于已有抑郁症状的患者,应密切监测其认知功能状态;

8、放松心情,平时避免过度紧张;

9、早年应尽可能多地接受教育;

10、定期检测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应用维生素B和/或叶酸治疗,同时密切监测其认知功能状态。

另有9个影响因素/干预措施包括:

1、65岁以下人群应减轻体重,BMI保持在18.5-24.9范围内最佳;

2、65岁以上人群应警惕体重减轻,若出现BMI下降趋势,应密切监测其认知功能状态;

3、坚持定期体育锻炼;

4、不要吸烟,同时也要避免接触环境中的烟草烟雾,对于吸烟人群应尽快采取各种方式戒烟;

5、保证充足良好的睡眠,出现睡眠障碍时要及时诊治;

6、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用药,避免罹患脑血管疾病,对于卒中患者,尤其是脑微出血患者,应密切监测其认知功能改变,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保护其认知功能;

7、晚年保持健康强壮的体魄,对越来越虚弱的人群,应密切监测其认知功能状态;

8、维持心血管系统良好状态,对于房颤患者应用药物治疗;

9、饮食摄入或额外补充维生素C。

来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编辑:余俊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