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计算产业院长论坛落幕,共探产教融合、科教融合美好明天

10月26日,由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联合主办、CCF武汉会员活动中心与长江鲲鹏生态创新中心承办的“2021计算产业院长论坛(华中地区)”活动在武汉成功召开,来自学术界的专家、学者与企业界的嘉宾在论坛中展示观点、充分研讨,有力推动了计算赋能数字化转型的步伐。


湖北省科技厅副厅长刘治田表示:“湖北将加快建设新一代超算中心、新型数据中心、云边端一体化等算力基础设施,创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国家枢纽节点;加快国产操作系统、数据库、工业软件和信息安全软件的推广应用,筑牢数字新基建发展底座,推动数字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IEEE Fellow、CCF副理事长金海表示:“中国历经农业时代、工业时代、信息化时代,如今迈入智能化时代;而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整个华中地区高校的计算机实力强劲,是国家计算机领域一支不可忽视的生力军,各大高校积极开展‘产学研用’闭环式教学,持续培养适应重大国家战略需求和产业战略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计算产品线人力资源总裁肖宁从企业角度阐述了对计算产业人才的诉求,他表示计算产业的技术在不断地演进变化,物理、化学、数学等基础技术促进了计算架构创新。从CPU、操作系统、数据库、NPU、AI框架等根技术突破,到计算整体架构创新、以及全栈解决方案,都需要大量创新人才共同参与。全球计算产业的竞争是全栈的竞争,也是全栈人才的竞争。需要计算产业培养具备优秀科学素养及实用技能的高水平人才,尤其是“强基”“强根”“铸魂”类的基础人才。

国家级科研机构与企业专家共同针对计算产业技术创新和生态建设进行了探讨。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导、高性能计算机研究中心主任谭光明分享了对新一代高性能计算技术的思考,他认为:“高性能计算是‘求解’复杂问题的主要手段,当前高性能计算主要矛盾是技术平行空间发展和应用耦合需求之间的矛盾,因此高性能计算基础研究的方向要首先应对高维复杂建模、新兴数据智能和端到端实时应用中指数增长的计算需求,开启‘数据+智能+数值’的‘第五范式’科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