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⑨ | 一个基层党组织的“白加黑”


迎建党百年

为隆重庆祝党的百岁华诞,由中共咸安区委组织部、中共咸安区委宣传部主办,咸安区融媒体中心承办,湖北省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咸安分公司协办的“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征文活动圆满结束。本次活动从征文到评选,为期3个月,期间收到来自全国有效投稿作品共计85篇。经评委小组按照评审标准完成初评和终评,共评出10篇获奖作品。7月21日起,获奖作品将在本平台逐一进行刊发,今天刊发第九篇。


一个基层党组织的“白加黑”


光阴似箭如梭,岁月更迭转瞬,中国共产党从十几散丁,一锄一镐,到党员亿数,火箭重炮,走过了百年风雨,历经了苦难辉煌。是那一道浙江嘉兴南湖红船里传响的惊雷,惊醒了沉睡百年的东方雄狮,驱散了笼罩在四万万同胞心头的梦魇,成就了如今的泱泱中华。

正直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我也完成了从学生到一名基层工作者的转变,加入到了贺胜桥镇这个大家庭。还记得是在第一次全体干部会议上,沈中书记一个一个的念出了包括我在内的几名刚入职的新人的名字,语重心长的对我们说:“你们都是基层百姓的希望,如今分别将你们安排到不同的村,与群众同吃住,共生活,希望你们能更快更好的成长,将白纸绘成蓝图。”就这样,带着点点忐忑,些许迷茫,我来到了贺胜村委会,一个最普通的基层党组织。

贺胜村,源于原咸宁县贺胜乡贺胜保,贺胜村委会就坐落于贯穿全镇的107国道的东侧。当我走进村委会,直入眼帘的是几张简单的办公桌,几条坐满群众的长凳,忙碌的村干部们并没有注意到我,而我那本就不安的心,此刻更甚。直到大家稍稍空闲的时候,我才向大家介绍了我自己,第一次经历这种场面,说起话来也有些磕巴,袁义斌支书仿佛看出了我心中的紧张,便对大家作了工作安排,缓解了这安静的局面,并走过来拍了拍我的肩膀,示意我跟着他来到旁边的小房间。

“小岑,第一次看到村里的工作吧,来贺胜这几天感觉怎么样呢?生活还能适应吧?”

“袁支书,被您看出来了,我感觉生活上还好,就是不知道自己现在能做些什么,我第一次接触群众工作,不知道基层工作该做些什么,怎么样做好基层工作,所以有点迷茫。”在一个相对私密的小空间里,面对着袁支书,莫名的感觉一阵放松,我也说出了自己心里真实的想法。

“小岑啊,你有这种想法,很正常,大家刚来的时候,都和你一样,有着同样的想法,慢慢来,基层就是千条线,连上一根针,串联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事情繁杂,只要是群众的事,就是我们的事,我做了几十年群众工作,也不能说把群众工作做好了,但是我也有些经验,大概也就是三个字,给你讲点小故事,你自己想想是哪三个字。”

就这样,袁支书讲了几个小故事给我听。

去年11月份的一个周末,贺胜村三组,大概是下午三四点的样子,有一户村民家起了火灾,形势十分危急,贺胜村村干部杨渊接到电话后,立刻停止了休息,放下怀中才四个月大的女儿,赶赴现场。火势不小,房子随时都有倒塌的风险,只见他义无反顾的扛起水枪,冲入火场,经过几个小时的奋战,火灭了,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保证了,而杨渊却身子湿了,脸黑了。

黄子雨,贺胜村党总支副书记,作为一名村干部的同时,他也是一名优秀的扶贫干部。2019年腊月,春节前夕,在得知贫困户余光权家还没能准备过年的饭菜后,他自掏腰包,为余光权送去鱼肉;今年8月,他心里一直惦记着那位群众,于是又拎着好些只鸡苗鸭苗去看望,帮助他申请扶贫资金,教他如何通过科学养殖鸡鸭禽畜来实现脱贫,余光权一把握住他的手,激动的说:“你不是我儿子,但你比我儿子还要亲!”

孟宏军,贺胜村党员,在接到群众反映贺胜村三组的一个老大难问题——排水沟堵塞之后,仔细研究了堵塞的原因所在,为了尽快解决问题,不影响村民们的日常生活,他带头动员群众,多方奔走,筹集资金数十万元,还自己下到满是脏臭的排水沟里清污整治,用自己的一身脏,还村民们一个美丽的生活环境。

……

听了这些故事,我久久不能平息,换做是我,我是否能像他们一样呢?而支书隐而未言的那三个字,在我脑海中愈发清晰,或许对,或许不对,但是我却异常的坚信——“白加黑”,听起来像是广告,但是不正是这样吗,一个基层党组织的白加黑,就是老百姓们的治病药,只要群众需要,就不论白天黑夜,只要群众有困难,就要舍得“黑脸”、脏衣服,既要保证群众财产的“白”,也要舍得身上的“黑”。

一个基层党组织的“白加黑”,是无数共产党员最真实的工作生活写照,虽然没有经历百年前的战火纷争,但是一代代优秀共产党员的优良血脉被传承发扬开来,正是无数个这样的基层党组织,才有了广大百姓的幸福生活。

于我而言,基层工作道阻且长,但是却不再迷茫,有着一辈辈优秀党员为我明灯指路,何惧之有呢?(作者:岑诚)

编辑:董   盈

责编:余娅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