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安红色记忆⑱】咸宁苏区文化教育事业得到大力发展


咸安红色记忆


咸宁苏区文化教育事业得到大力发展


咸宁苏区党组织和苏维埃政府十分重视文化教育卫生事业。当时虽处于极其艰苦的战争环境,卫生福利事业仍然有较大发展。

1929年,鄂东南苏区设有一所总医院,始名红军后方医院,后改名鄂东南医院。鄂东南医院在咸宁苏区设有卫生所。卫生所在中、西药品奇缺,医务人员少的情况下,自力更生,土法上马,自采自制中草药,防疫治病,为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救治伤病员起了重要作用。

根据中共湘鄂赣省委指示精神,咸宁苏区的文化教育方针是反对帝国主义的奴化教育,反对国民党的党化教育,反对复古主义的封建教育,反对军阀主义教育;实施马列主义的阶级教育,使受教育者系统地学习马列主义、革命理论和经验,从而树立革命的人生观。同时加强工农的军事教育,以适应革命战争的需要。

县苏维埃政府对原有学校接管改造,每乡有3所初级小学,每区有1所高级小学,县设1所初级中学。1930年,创办1所列宁小学。同时,苏维埃政府规定,8岁以上、14岁以下的贫困家庭儿童实行强迫入;富农、地主、店东、厂主及手工业主的子弟禁止进入初级中学。县苏维埃政府设有教育基金,将没收的土豪劣绅钱财充作办学经费。贫困家庭子弟实行免费入学。

咸宁苏区的文化部设有俱乐部,运用漫画、墙报、戏曲,教唱革命歌曲等形式向群众进行革命宣传。在大幕乡一带的蔡家畈、飞鸡等、章桂、舒家、程镇等地常年活跃着10余个高腔戏班,除演出传统剧目外,还根据当时形势,新编一些诸如“活捉张辉瓒”“小媳妇回娘家”等新剧目,向群众进行革命宣传。苏区较大的集镇设有赤色图书馆,在农村则设有流动性图书馆,便于群众阅读文报。

咸宁苏区发行的报刊有《红旗》《红旗小报》《战斗报》《列宁青年》《列宁小报》《工人生活》《青年出路》《少年先锋》《儿童实话》等。县苏维埃政府成立有红旗出版社,用石印、油印印发刊物、报纸、书籍、革命歌曲、传单等。

1933年初,中共鄂东南特委将1930年创办的彭杨学校从阳新龙港迁至咸宁苏区大幕塘岭。彭杨学校是经彭德怀提议创建的,校名是为纪念澎湃、杨殷两位烈士而命名的。彭杨学校由红三师主管,是一所培养红军军事、政治干部的学校;学生来自红军和地方武装组织。学习期限规定是3年,但往往因工作需要仅学习几个月就毕业了。学校学员实行军事编制,分步兵大队、机炮大队、政治大队。每期学员300~500人。学员配有用红绸制作的领章、校标。校标正面印有“湘鄂赣省鄂东南军区北路指挥部彭杨学校第×期”字样,背面印有学员姓名、年龄、性别字样。学员毕业后分到红军部队任营、连干部或到地方任区、乡干部。9月,彭杨学校迁出咸宁。(咸安区史志研究中心供稿)


联合出品:咸安区融媒体中心、咸安区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