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善之区·咸安蝶变⑤——党建引领社会治理谱新篇

“在这儿,支部就像‘娘家人’,‘点单服务’暖人心!”近日,家住咸安区文笔路社区龙苑君天下小区的雷先生写下留言,“希望为家中病人购置一个泡脚桶”,党支部组织筹款,帮他实现了微心愿。

雷先生所说的“点单式”服务是该社区支部书记董莉从外地引进的经验。2019年初,咸安印发《关于推进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工作方案》,从那时起,龙苑小区成立党支部,构建起“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物业公司+社会组织”四方联动格局,成为全区“红色物业全覆盖试点小区”之一。

近年来,咸安坚持党建引领,以“做实小区、做优社区、做强街道”思路,持续推动资源下沉、力量下沉,健全完善“双报到、双报告”“社会协同”“群众参与”等制度,推进城市基层治理不断深化。

十三五期间,咸安着力推动治理重心向小区下移,建立小区党支部735个,实现了城区小区党的组织应建尽建;建立小区业委会(自管会)755个,推动780个小区实现了“红色物业”全覆盖;利用小区架空层、闲置车库等资源,打造出354个小区“红色”阵地,夯实了小区治理基层基础。

巩固和深化社区疫情防控“674311”工作法,选派653名党员干部担任小区党支部“第一书记”,推选了2064名小区党支部班子成员,招募了1930名小区骨干志愿者,组织208家市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到联系社区(小区)报到,组织1.6万名党员干部到居住地小区报到,深入开展党群活动日、星空夜话等活动,打造了一支“永不走”的治理和服务队伍。

拆分2个大型城市社区,新组建4个城市社区。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联合辖区内的机关、企事业单位、“两新”组织等各类党组织,组建了31个城市社区“大党委”,推行和落实了资源、需求、项目、责任“四张清单”制度,帮助社区解决了疫情防控、人居环境整治、老旧小区改造、文明城市创建等工作中遇到的一大批困难和问题。

全力推进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在各个街道重新设置了5办、3中心,调剂整合了51个行政(事业)编制充实到街道,将77名派出所、司法所、市场监管所等延伸派驻机构工作人员党(团)组织关系接转至街道,建立街道“大工委”制度和“街道吹哨、部门报到”机制,推动街道集中力量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

在深入推进以3个街道为主阵地的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工作的同时,同步推进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企业发展互促互融、共同发展。谋划推进了环斧头湖西凉湖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试验区,推动“组织建在产业上,党员聚在产业里,农民富在产业中”;推进了幕阜山片区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示范带,使大幕、高桥、桂花等6个幕阜山片区乡镇党建工作更好地融入脱贫、服务脱贫、推动脱贫,建起产业基地124个,带动贫困户3717人;推进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示范园建设,实现非公企业党组织应建尽建,在咸安经济开发区99家在产非公企业中,通过单独、挂靠、联合三种形式成立23个党支部,实现全覆盖。

“一区一带一园一城”党建引领示范工程,正在激活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一盘棋”。

总策划:中共咸安区委 咸安区人民政府

执   行:咸安区委宣传部

摄   制:咸宁广播电视台  咸安区融媒体中心

编   辑:王迪

(作者:咸安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