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咸安报道(记者:施秀芳)获得“中国民主同盟抗击新冠肺炎先进个人”荣誉称号的咸宁市第一人民医院骨外科副主任刘传华,在疫情发生后,一直奋战在咸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最前线——7楼病区,与病毒短兵相接,执甲逆行。
“怎么没安排我上一线?把我也安排上吧!”
今年1月25日,刘传华所在的咸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危受命,担负起咸宁市咸安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定点救治医院的重任,成为咸宁市咸安区抗击疫情的主战场。大年三十,刘传华查看第一批赴一线作战名单,未见自己的名字,他立即问询原因:“我看了名单,怎么没安排我上一线?”医务科长解释:“考虑到您年纪大了,就不去一线了,就让一些年轻人上。后面若要安排第二批,再安排您上。”刘传华说:“把我也安排上吧!这么关键的时刻,我是医生,治病救人是我的职责使命,我不能退缩。”就这样,刘传华主动请缨,医务科长看他这么坚决,便将他也安排到这场战“疫”中。“说实话,我们挺敬佩他的,疫情这么吓人,有人都巴不得调到不那么危险的其他岗位去呢,他还主动要求赴一线。”同事感叹着。
“没安排你,不正好,就在家里好好休息,现在疫情这么严重,我一个朋友说好多人都被传染了,年纪大的更容易被传染,你还傻傻地争着上……”家里得知这事,表示不理解,“你就是图先进,图积极,都五十好几了,快退休的人,好好安全地待家里不好吗?”他不顾家人反对,执意要上一线,他说:“我是医生,救死扶伤是我的职责,有危难时,医生要是退缩,那患者怎么办!”接下来一个多月里,刘传华一头扎到病区,夜以继日地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在无数个“连轴转”中度过。
“医护人员也是人生父母养,也需要关怀。”
疫情期间,刘传华深入一线了解最新疫情、召开各类会议、协调各项工作、查看发热门诊、隔离病房、进行专家会诊、制定治疗方案、指导防控和消杀工作。此外,他还是医护人员的“知心大哥”。
讲解安全防护。疫情期间,刘传华为七楼病区的医护人员讲解防护服的穿脱和防护措施,教年轻医生安全操作的技巧,保护好自己。“刘医生给我们示范如何做好防护,仔细讲解防护措施,因为当时示范穿着的是黄色防护服,大家亲切地开玩笑喊他‘小黄鸭’。”科室护士说。
讲解防护措施
安抚医护人员。采集标本时,医护人员接触到病毒的风险最大,期间有位护士取咽拭子,虽尽可能地轻柔快速,但是为保证标本质量,在患者咽部后壁上反复擦拭,还是有患者没忍住呛咳出来,飞沫呕吐物溅到她面屏和防护服上,后该患者检测出阳性,护士害怕得哭了。刘医生得知后,安慰她:“这个病毒不可怕,我们做好防护就不会有问题,你看那么多阳性患者,有多少医生护士被传染的?如果你得了,我们能幸免?我们都是一样的,不要自己吓唬自己,要沉着冷静,科学应对,你好好检查隔离,一定会没事的。”于是马上安排该护士做核酸检测,拍片,做清理消毒,经过一周隔离,所幸该护士没被传染。
做好心理疏导。科室的医护人员忙得像个陀螺转个不停,深处一线,和患者频繁地接触,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精神压力。刘医生时常观察科室医护人员的情绪变化,帮他们做心理疏导。其间,有父母心疼刚从事医生行业的子女,让他们辞职,刘医生劝说:“考上医生不容易,大家都在一线,一起上班,一起相互鼓励,疫情阴霾终将过去,我们是医生,懂专业知识,懂防护,就没那么可怕,要充满信心,我们终将用科学治疗手段战胜它,没必要辞职。”在多次相互鼓励中,恐慌的情绪烟消云散,前线医护人员没一个辞职。“刘主任总是站在别人角度替别人考虑,对工作热情,特别能付出,给我们作出了表率。”同事说。
“敲开病人的心门,病人才更加配合、更加安心。”
疑似患者收治进来后,情绪都不怎么稳定,不配合医务人员诊疗的情形每天都在上演。对待紧张又慌乱的患者,刘传华一一安抚,站在患者角度体恤他们的痛苦,详实耐心地向他们说明病情。并叮嘱医护人员:“患者很痛苦,我们要做的是积极开展救助治疗和心理辅导,患者的要求,尽可能地满足。一个人关在病房里,不与外界接触很孤单,发点牢骚正常,要理解并安抚。”
疫情期间,有一家三口是疑似患者,其中年纪大的婆婆每天闹情绪,吵着要回家,但又时不时发烧,不能让她这样出院,她闹着说吃不惯这里的饭,要喝粥。因食堂送过来的都是盒饭,没有粥,物资也匮乏,医护人员和患者吃的都是一样的,不可能满足每个人的口味。为了不麻烦食堂工作人员,刘医生就用烧水壶给她煮粥,并时刻安抚该患者,后来她也慢慢就不闹情绪了。还有一个患者,发烧持续多天,CT检测症状很明显是感染了病毒,但是每次查烧不配合,焦躁不安,将体温计测到36度就拿出来搁衣服外,假装在继续测体温,给护士错误的体温检测结果,刘医生耐心劝说,用真心换得他们的信心,最终得到患者的配合。
给患者取被褥等保暖物资,为患者解决各项生活、就诊问题等一个个真实、鲜活、温暖的事情,在七楼病区上演着,他很好地诠释了“医者仁心”,也就是这种仁心,叩开病人的心门,病人也更愿意配合检查和治疗。
“你做的事情,别人都看在眼里,工作不能计较。”
作为骨外科医生,他还有另一个职位——民盟咸安区总支副主委,2007年加入民盟,他经常参加民盟咸安总支的健康服务团活动,主要面向环卫工人、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等,进行慰问、走访、义诊。并呼吁社会各界都来关心爱护这些群体,倡导各项爱心公益服务。疫情期间,民盟咸安区总支全体盟员捐钱捐物资,支持疫情防控工作,他作为盟员中的医护人员,坚守医疗健康第一线,在抗击疫情的战线上贡献力量。今年,他所在的民盟咸安总支获得民盟中央“盟务工作先进基层组织”荣誉称号,他所在的咸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被授予“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6月1日,民盟咸安区总支“同心教育服务团”到大幕乡双垅村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左边第三个为刘传华)
为环卫工人讲解健康常识
“刘医生工作很忙,一周好多台手术要做,他专业技术精湛,工作精益求精,从他带的徒弟的工作细致度、作风上,就能看出来。”科室医生说。从医31年,刘传华对工作依然有着浓浓的热情,努力践行责任担当,他说:“做工作不能计较,领导在就做做样子,领导不在就放松对自己的要求随便忽悠,肯定不行。你做的事情,别人都看在眼里,工作不会亏待每一个用心做事的人。”即将退休的年纪,也许很多人想着退休后可以安享晚年,拿着退休工资养老,而刘传华表示自己依然会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治病救人。
“工作不要因为报酬高低而跳槽,能否学到本领是第一位的。”
据刘传华介绍,家人一直支持他的工作,而这次疫情形势严峻,家人担心他的安危,所以对他主动要求赴一线有点怨言,但儿子非常支持他的决定。他一脸自豪地说:“儿子25岁了,疫情期间,在家没闲着,做饭、做家务、照顾外婆等都是他干,很懂事。替我担起了家里顶梁柱的职责。目前,儿子边找工作,边准备着博士研究生考试。”他对儿子找工作的标准,这样要求:“工作,学到本领是第一位的,不要因为报酬高低而随意跳槽。我和你妈不需要你担心养老,任何工作都要有一股热情、一份责任心,三十岁前,你好好学本事,做好职业规划,定好目标好好努力。”刘传华作为父亲,从不忘对儿子言传身教,并以身作则,以实际行动去影响自己的孩子。
疫情期间,无数个像刘传华这样奋战在一线的医生义无反顾地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防疫战争,舍小家为大家,以命相守,拼尽全力,众志成城,全力救助,这群护佑人民健康安全的白衣战士,努力最高效地遏制疫情扩散,努力给予每个患者最好的治疗和最尽心的安抚,努力给身边的同事打气鼓劲,与同行者风雨与共守望相助,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和大爱无疆,用不懈奋斗诠释了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编辑:钱维佳
责编:施秀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