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溪:芭茅稻田飞欢歌

云上咸安报道(特约记者:胡剑芳 通讯员:徐俊  陈恩华)深秋,笔者走近双溪桥镇浮桥村阮万门口畈13亩试种芭茅稻的水田中,只见金色的稻田如锦,高且粗的稻杆上,沉甸甸的稻穗笑弯了腰。一台收割机来回移动,机声隆隆开过,收割、脱粒、秸秆还田一次完成。伴随西沉的太阳与翩飞的鸟儿,一幅秋日里泼墨丰收画卷浑然天成。

“没有想到今年遇到洪灾淹水,试种的13亩芭茅水稻还是大获丰收,平均亩产可以达到1400斤哩。"双溪桥镇双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阮盈旗高兴地抽着一株稻穗介绍。

今年来,各种不利于农业种植稻谷因素叠加:开春时因疫情缺劳力晚种,稻禾在拔节生长期又遇将近一个月长时间雨水洪涝被淹,9月中旬稻谷扬花孕穗,又遇雨水低温再次强袭,每次灾害可能致水稻歉收绝收,可芭茅稻却挺过来了。

原来芭茅稻是该公司从外地引进的新品种,穗长达35厘米,每穗结粒可达500粒以上,比普通稻耐旱、耐涝、抗倒伏、抗虫灾。打出来的米软弹香甜且稻香浓郁,使用中科院研制的农家肥加补硒技术,使稻米品质更佳,成为农民增产又增收的重要渠道。

“明春还要扩种100多亩,努力为村民增产增收脱贫致富探出一条新路。" 阮盈旗笑道,目前已有周边几个种植大户主动联系,也跃跃欲试,希望获得明春技术指导。

编辑:王   迪

责编:施秀芳

(作者:咸安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