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安区:着力化解“五难”,助力春耕备耕

云上咸安报道(通讯员:成凡)全国统筹推进新冠肺炎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和春季农业生产电视会议以来,咸安区一方面确保新冠肺炎防控力度不减,一方面着力化解“五难”,有序推进春季农业生产,做到疫情防控与春耕备耕“两手硬,两不误”。

化解疫情防控和农业生产兼顾难

落实中央、省、市工作部署,及时调整工作部署,将工作重心由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转到抓疫情防控和农业生产并重上来。印发了《关于做好春耕备耕及保障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正常流通》、《关于解决农业生产突出问题的会商意见》、《关于有序推进春季农业生产的通知》文件,明确指出:“‘双无’乡镇可以有序组织本乡镇内跨村劳作。无疫情的村允许农民在本村范围内下田劳作。有疫情的村经乡镇指挥部同意后,可在确保疫情防控安全的前提下组织有防护措施的农民开展农业生产”,为高桥、桂花、奶牛场等6个“双无”乡镇、黄荆塘村等130个“双无村”、2166个“双无”村组率先有序推进,其他有疫乡镇、村分类推进春季农业生产消除思想障碍。

化解复产复工的车辆人员通行难

坚持把“要复工,路先通”作为推动春季农业生产的首要前提,区指挥部农村组、交通组及时会商,先后出台了《当前春耕备耕和农产品交通运输保障暂行办法》、《关于春季农业生产交通保障的通知》文件,采取“两条腿”申领通行证的办法解决农业经营主体和受雇农民工出行难题。龙头企业、规模以上种养大户复产复工由区农业农村局协助向区指挥部交通组申请办理通行证,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由属地乡镇审核复产复工事宜并统一向区指挥部交通组申领发放春季农业生产通行证。截止3月4日,区农业农村局共审核申领发放车辆通行证210张,人员通行证59张(其中农资运输车辆通行证154张,农产品运输配送车辆通行证62张,配送人员通行证55张,复工复产人员接送车辆通行证1张,人员通行证4张,还有35个复工复产通行证正在办理中)。乡镇本级已审核发放春季农业生产车辆通行证39张,人员通行证211张。

化解农资储备和代购配送保障难

切实做到“春耕生产,农资先行”,建立农资储备保供三级供配体系。选择8家一级农资批发商负责全区农资饲料的外地采购、储备、销售,15家城区二级农资销售商负责配送到各乡镇,47家乡镇三级农资经营店负责按各村组生活物资代购员摸排的群众需求信息配送到村到组到户。初步统计,全区畜禽存栏饲料总需求668吨/日已基本能够满足正常供应。种子储备量约48吨,缺口量约158吨;农药储备量约22吨,缺口量约为89吨;肥料储备量约2000吨,缺口量约6000吨;农膜约2.4吨,缺口量约9吨;水产饲料储备量300吨,缺口量约800吨,种、肥、药、农膜和水产饲料缺口正在逐步调进。全区累计配送到户除动物饲料以外农资171.5吨,其中种子13.7吨(水稻11.2吨、蔬菜1.3吨、其它作物1.3吨)、化肥150.4吨、农药5.1吨、农膜2吨。

化解产品销售和市场保供对接难

深入开展51家龙头企业、710家合作社、94家家庭农场“五难”问题“三个全覆盖”排查,建立区、镇工作专班“五个一”对接服务机制。在区农业农村局设立农产品保供专班,对接区指挥部市场组,依托城乡定点配送供应体系销售本地农产品,日均配送本地蔬菜5000公斤、鲜鱼6000公斤、白条鸡5000只、生猪180头、鸡蛋40000枚。在区指挥部的协调下,贺胜温氏佳丰食品产业园肉鸡屠宰线提前试产,日均屠宰配送白条鸡3000只,为缓解温氏禽畜有限公司将陆续到龄的40万羽成鸡销售难题腾出了一定的缓冲期。

化解复工生产和疫情防控监管难

始终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安全作为农业复产复工的首要前提,落实农业经营主体复产复工“五个一标准”(一个测温仪、一份实名登记测体温记录台账、一套消毒设备、人手一个口罩、一套分开劳动操作标准),确保农业复产复工安全有序。全区167家规模生猪养殖场复产105家,复产率62%,297家禽类规模养殖场复产212家,复产率71%;2家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和2家饲料生产企业均已复产,复产率100%;71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复工426家,复工率60%,94家家庭农场复工58家,复工率62%;71家农资经营门店已复市29家,复市率40.8%。全区新投猪苗3万头,家禽种雏30万羽,投放四大家鱼鱼苗36000余斤,龙虾苗4500斤。落实蔬菜集中育苗基地30亩,已育茄果类蔬菜苗30万株,播栽蔬菜面积1000亩。补栽茶叶474亩120万株。全区油菜、蔬菜等在田作物面积53万亩,已开展田间管理面积14.68万亩,占在田作物总面积的28.5%。组建9支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飞防队”和10组15人的农机助耕队,耕整稻田2409亩,耕整菜地8814亩,耕整其他作物1876亩。

编辑:李   萌

责编:施秀芳

(作者:咸安区融媒体中心)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