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咸安报道(通讯员:李琳)曾静,咸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护士长,疫情期间担任12楼隔离病区的护士长。从转送病人,到改造病区,再到筹备开科,一直到收治病人,一个月来,她日夜奋战在抗疫一线,最长时曾连续工作了36个小时。
她的爱人也在一线工作,两个孩子早早就交给爷爷奶奶照顾。在防疫期间,她一直没有回家,也没有见过孩子一面。她说:“面对疫情,正是国家和人民需要我们的时候,也是职责所在,必须拼尽全力,迎难而上。这个时候没有办法顾及孩子了,只有舍小家顾大家。”
收拾行囊出发
1月23号下午15点,曾静接到护理部电话,说近几天医院发热病人增多,科室需要安排一名护士去发热门诊上班。当时她正在大幕乡过年,放心不下工作的她,向婆婆交代好两个孩子的日常照顾事项,便匆匆收拾行李,次日清晨6点就出发赶回了医院。果然,到医院的当天下午,市指挥部就宣布将咸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改造成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
开科收治病人
得到指令后,曾静协调好科室所有病人办理好出院手续后,便带领科室人员提前做好科室清洁卫生、消毒、转运病人等工作。1月29日一大早,12楼隔离病区改造完成后,曾静就带领着新病区的14名护士姐妹一同进入病房开展筹备工作,整理病房、储备护理急救物资、进行院感知识培训、学习相关护理知识……
1月29日晚7点半,曾静和副护士长张芬穿着笨重防护服,带领值班的护士进入病区收治病人。当晚病区共收治了11个病人,为每一位病人做好护理和治疗后,此时的她,已经连续奋战了36个小时,早已疲惫不堪,但她还不忘向病区护士进行交接工作,安排好后续护理的注意事项。
开科以来,12楼病区共收治阳性确诊病人23个,疑似病人10个。这一个多月以来,全科科室护士没有一人有怨言,个个都冲在前面,认真负责完成每一项护理工作。每个护士家里都有两个小孩,老二的平均年龄基本都在3岁左右,但是大家都以病人为重,忍住对孩子的思念,舍小家顾大家,主动站在了救治一线。
用心服务患者
科室收治的年纪最大的一个病人是66岁的骆爹爹,得知骆爹爹在咸宁没有亲人,只有一个女儿在武汉后,曾静加了骆爹爹女儿的微信,并主动每天跟骆爹爹女儿聊她父亲的病情及心理状态。为了帮助骆爹爹,曾静多次去超市给骆爹爹购买生活用品,不时询问他的需求,将他当做自己亲人一般照料。还有一个荆州的吴爹爹性格有点孤僻,心理负担很重,每天忧心忡忡,很令人担忧。曾静就隔天进病房不厌其烦地给吴爹爹做心理疏导,直到这位爹爹完全放下心理负担,积极接受治疗。
科室里还组建了护患沟通群,病人随时可以在群里留言。病人有什么治疗方面的问题和生活上的需求,曾静都会认真进行解答,并尽最大努力满足患者生活所需。曾静说:“建立微信群,能更好地进行护患沟通,让患者感觉到温暖和关爱,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2月25日,在病区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12楼病区送走了最后10个病人。每个人都恋恋不舍地跟护士拍照留念,并感谢她们的辛勤付出。
曾静带领当班护士做好病区所有的终末消毒工作,并把善后工作安排妥当,圆满完成阶段性任务。她嘱咐所有的护士要在酒店好好调整休息14天,随时待命,等待下一阶段的指令。
编辑:李 萌
责编:余娅敏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