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咸安报道
时间:2020年2月25日 晚
地点:咸宁山水时尚酒店隔离点
记录人:夏丽
迎接着春暖花开,去拥抱自己思念的人!
春节本应是万家灯火,阖家团圆的节日,然而一场“疫情”冲淡了这片欢乐祥和。从大年三十开始街上的人慢慢少了,路逐渐被封闭了,电视里每天都在报道着前线医务工作者的动态。我是护理专业出身的,总感觉自己需要去做些什么,所以在大年初三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决定回到咸宁、回到岗位上,至少在疫情需要支援时我能第一时间上阵。因为是民营医院,我们没有第一时间被征用。回到咸宁,白天走着上班去医院了解科室人员的上班情况,组织人员配合院感做好预检分诊的工作,晚上回到家里,看着空洞洞的房间,难免心里难受,本可以陪着孩子、家人享受家庭温馨快乐,后悔没有听家人的话一意孤行的回到咸宁。但从2月5日医院救护车被紧急征用,四位医生随同司机对当地患者进行转运时,我才真正的意识到战争开始了,为这些麻塘逆行者做好后勤工作成了我最荣幸的事情。
图:夏丽(右)
后来医院再接到指挥部的指示,需要选派一批医务人员去隔离点进行支援,在那一刻为自己是护理专业而感到庆幸与自豪,便义无反顾的报了名,并在报名的第二天通过了防护培训,第三天正式作为医务人员被派往山水时尚隔离点。在我出征之前已经有两批麻塘战士陆续前往了不同的隔离点,目送昔日的好姐妹们一个个出征真的很伤感,也很难过,但真正轮到自己时却也没有那么的害怕了。因为我清楚我出征的意义是什么,生养在这片土地上,我有义务有责任去守护,哪怕力量薄弱我也义无反顾,再加上我对医院研制的中药流感饮很有信心。
依稀记得临行前镇水清院长问过我:“夏丽,你怕不怕?”当时我就回答:“有流感饮,没什么好怕的!”是的,由五位主任医生、三位副主任医生,两位博士、四位硕士在医院镇氏五代家传流感饮的理论基础上,根据时下疫情研制的镇氏流感饮自1月初就在医院大厅被免费提供饮用,直到现在我院职工无任何不适。同时为了保障在隔离点麻塘战士的需求,医院配送的流感热饮和物资不间断,麻塘家人的问候和鼓励不停歇,试问有这么坚实的后盾,我们又有什么好怕的呢!因为是瞒着家里人上的前线,一直不敢乱发朋友圈,生怕他们发现什么蛛丝马迹。
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我们进到隔离区手机是不随身携带的,很遗憾不能用拍摄的方式记录下隔离点的所有事情,但是深入前线抗疫的亲身体会是永远不会忘记的!被隔离人员都是需要经过核酸检测及CT的排查,结果正常才能通知社区接回家,看着他们忐忑不安的上车到检查后医生告知正常的喜悦,真心替他们开心。
其实隔离人员的心理是很脆弱的,为了减少他们的焦虑我们会在量体温时会尽量跟他们说些轻松的话题,看着他们的状态一天比一天的好起来,我们紧张的心情也平复了很多。在这段时间我们曾收到了一位阿姨写的感谢信,还收到一个帅哥因怕我们物资不够,把他在网上买的橡胶手套也给了我们,虽然不是华丽的言语,也不是昂贵的物质,但确实是我们前行的动力。
到隔离点的第三天,听说我的好朋友王丹也被派到山水时尚隔离点来支援了,心里又担心又开心,担心她多了一份风险,开心的是我不再孤单了。在她来后,我们俩无论谁有困难,另一个绝对是第一个到达她所处的位置一同去解决困难。而且每天从穿隔离衣到脱隔离衣都在不断的提醒着对方做好防护,洗手,消毒......回来了还在监督对方有没有遗忘什么。我自己有时候会比较忘事,都是她在后面不断的提醒我,她也常因为在隔离区换衣服时洗手太快被我念叨,虽然念叨的时候她会笑着贫几句嘴,但是我们心里都是暖暖的。
想起有一次进来两个70多岁的爹爹,因为其中一个爹爹腿脚不便,所以想和他的哥哥同住,两兄弟在家时就是各住各的,所以来隔离点生活在一起偶尔因为一些生活习惯让两兄弟也起了不少矛盾!爹爹只会说咸宁话,而我只会讲普通话,有次同他沟通,由于爹爹讲话过快到最后我不知道他在说啥,爹爹也听不懂我在说啥,当时我急得一身汗,王丹发现后立即赶过来帮忙,她用地道的咸宁话跟爹爹顺利的交流起来,并让我在旁边先坐着休息一下。几分钟后,她就就把爹爹说的问题一个个解决了。等办完后,她笑着走过来跟我说:“你看吧,你就是离不开我!”,当时自己心里想着的就是“有你真好!”。
图:感谢信
坚守隔离点已有11天,从刚开始笨手笨脚到现在得心应手,从隔离人员恐惧的进来再到满脸喜悦的离开,我们经历了很多日日夜夜,只希望等到我们胜利的那天,迎接着春暖花开,去拥抱自己思念的人......
图:隔离人员解除隔离
抗击疫情 责无旁贷
同心戮力 共克时艰
冬已去 春已至
战胜“新冠肺炎”
我们有信心!
编辑:陈妮娜
责编:施秀芳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