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嫦娥文化之乡系列——6嫦娥帮忙 桂回故里


咸安是著名的桂花之乡,传说中的嫦娥故里。祖祖辈辈的桂乡人,常常是喝一杯桂花美酒或呷一口桂花香茶,讲述着嫦娥那神奇的传说。


嫦娥帮忙 桂回故里

咸安的淦水过去叫西河,西河的上游是白沙河,发源于南山脚下的三十六人泉和白泉、黑泉。相传很早以前南山脚下潜伏着三条龙,即一条老龙带着一白一青两条子龙。三条龙从不吐水。有一年当地久旱无水,村民求水,祷告北山寺中的佛山太祖。佛山太祖显灵,带领三十六人到寺南谷底中挖洞取水。挖到深处,见到老龙的龙角。太祖下令停挖,但求水心切的村民仍挖不止,触怒老龙。老龙吐出一股泉水,将三十六人淹死,接着白龙和青龙相继吐水。人们为了纪念取水人,将三条龙吐水的地方分别叫三十六人泉、白泉和黑泉。青龙是条劣龙,有一次吐出了黑水,污染了白沙河和西河。西河两岸的人喝了河中的水,得了一种怪病,头痛心闷,腹胀难忍,吃不得,睡不着,无法医治。西河边住着一个叫吴刚的年轻人,他的娘也得了这种病。吴刚小时爹爹去世,和他娘相依为命,每天身背板斧上山砍柴,靠卖柴度日。且吴刚是个孝子,见娘病了,急得不得了,到处求医问药,段動服侍,老娘的病情不但不见好转,还日益加重。
   一天,太乙真人云游回太乙洞,路过西河,见吴刚是真孝子,有心点化他。于是,太乙真人就变作一个白发老者告诉吴刚,要想诊好他娘的病,非要喝桂花泡的天香汤。桂花人间没有,只有月亮上有棵大桂花树,每年八月十五夜才开花。吴刚一听喜煞,忙问怎样才能摘到桂花?老人哈哈一笑,转身不见踪影,只听前边传来歌声:“想喝天香汤,造塔上月亮……”吴刚晓得这是仙人指点,叫他造塔上月亮摘桂花为母亲治病。于是,吴刚上孝子山采石头,背到西河边上全塔。他用了九十九天,采了九百九十九块石头;又用九十九天背石到河边;再用九十九天才垒成七层笔峰塔,并在塔门额上刻“直达蟾宫”四个大字。八月十五日夜,当最后一块石头垒好时,一阵清风把吴刚送上了月亮。
   吴刚上了月亮,见到了嫦娥。嫦娥知道家乡的人因病受难,要喝桂花泡的天香汤解救,忙将吴刚引到桂花树旁。吴刚见到这棵桂花树硕大无比,枝繁叶茂,花朵盛开,奇香扑鼻,连忙爬上树摘花,嫦娥则在树下帮忙捡花。忽然,天蓬元帅巡査到月宫。嫦娥急忙嘱咐吴刚快摘,自己笑脸相迎,拦住天蓬元帅,把他引到宫外。
   天蓬元帅以为嫦娥有意于他,便动手调戏嫦娥。嫦娥左躲右闪,就是不从。再说,吴刚摘花,由于桂花花瓣小,摘了半天也只摘到一小把,情急之下,抡起板斧就砍。只听一声巨响,砍断了一根桂花树枝。天蓬元帅听到响声急忙赶到桂花树下,见有人砍桂,一钉粑将吴刚的板斧和砍断的桂花树枝打落人间。
   嫦娥原以为吴刚摘点桂花不会有事,没想到吴刚砍断桂花树枝违反天条,下大祸。她连忙跑到玉皇大帝那里告天蓬元帅调戏自己,陈述吴刚为人间百姓治病才砍了桂花树枝的情由。玉皇大帝闻知大怒,将天蓬元帅贬到挂榜山的豪猪洞重新修行。吴刚砍桂事出有因,罚吴刚留在月宫看守桂花树。天蓬元帅有口难辩,只得前往豪猪洞修行。从此,吴刚也留在月宫。
   再说,吴刚的斧头落到咸安,把地面砸了个大坑,后来大坑积水成湖,人们叫他斧头湖。砍下的桂花树枝落到咸安挂榜山下,在木梓坳一带生根繁衍,逐年发展,桂花树长满了山野。吴刚摘下的桂花散落在山边的鸣水泉河里,染香了河水。此水流经西河,净化了河中的黑水,两岸百姓再喝河中的水,有病的病好了,无病的身体更强壮了。人们都说西河的水好,赛过金子,是条金河。后来文人就在金字旁加了三点水,从此西河就叫淦水。河水经斧头湖汇入长江,至今人们还把入江口叫金口哩!(主编:刘世凤)

(主编:刘世凤)

来源:桂乡嫦娥的传说

(作者:咸安区融媒体中心)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