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咸安报道 3月18日,在第65个世界气象日来临之际,咸宁市第二小学积极响应“双减”政策,持续深化课后服务内涵建设,组织以“共同缩小早期预警差距”为主题的气象日科普活动,通过沉浸式、互动式体验,带领学生走进气象科学世界,打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普实践课堂。
活动伊始,社团老师以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方式开启气象知识课堂,从常见的风雨雷电,到复杂的气候变化,借助精彩的图片和视频,深入浅出地讲解气象原理,学生们聚精会神,被奇妙的气象世界深深吸引。互动环节中,大家踊跃举手,积极抢答,现场气氛热烈非凡。
接着,老师“以天气魔法师的秘密”为主题,通过动态模拟视频和趣味实验,生动解析了台风形成、彩虹原理等自然现象。当看到暖湿气流如何在模拟装置中凝结成降雨时,学生们纷纷发出惊叹。在互动问答环节,为什么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等问题引发热烈抢答,30枚气象主题徽章在欢呼声中被分发一空。随后,在“共同缩小早期预警差距”为主题的气象绘画比赛现场,孩子们用七彩画笔勾勒出奇幻的天气世界:有的描绘台风中相互扶持的社区场景,有的设计出能预测灾害的智能气象机器人。社团老师表示:“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科学认知,更传递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活动还特别设置了防灾减灾模拟演练。学生们在老师指导下学习如何制作家庭应急包,通过VR眼镜沉浸式体验暴雨逃生场景。指导老师指出:“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实践,让气象知识真正转化为保护生命的能力。”
此次科普活动,是咸宁市第二小学落实“双减”政策、丰富课后服务内容的重要举措。通过将气象科普融入课后服务,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热爱,还为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未来,咸宁市第二小学将继续以“双减”政策为指引,持续开展各类特色活动,不断提升课后服务质量,助力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中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通讯员:陈新然 黎润钊 编辑:董盈 责编:聂国力 编审:徐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