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长江大桥建设指挥部指挥长汪西华(右一)邀请武穴市刊江街道办刘桂社区居民吴荷花(左二)以及邻居们一起来看武穴长江大桥。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柯皓 通讯员 赵广亮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戴辉
一桥通两岸,鄂赣一家亲。
“武穴长江大桥,让我们的生活变了样,开心!”12月20日,武穴市民刘焕安开车跨越3.4公里的武穴长江大桥,带着妻子去南岸阳新富池镇看望岳母。
冬日暖阳映照下的武穴长江大桥,宏伟壮观。这座由湖北交投投资59亿元建设、今年9月25日通车的长江大桥,实现武穴到阳新以及江西瑞昌的“从2小时到5分钟的跨越”,成为让武穴市民告别数千年摆渡过江历史的“民心桥”。
朋友圈“喊话”,过江吃烧烤
身材高挑的吴荷花是刘焕安的妻子,他们一家住在武穴市刊江街道办刘桂社区,该社区离武穴南收费站仅数百米,紧挨长江。以前因为长江天堑阻隔,她时常望着江对岸的娘家兴叹。
“几次亲人去世,就是因为交通不便,没看到他们最后一眼。”和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谈及往事,50岁的吴荷花眼圈泛红。
上世纪90年代,吴荷花从阳新嫁到对岸的武穴。
每次回娘家,她要先坐10公里的公交到渡口,然后坐船晃悠近一小时到对岸的富池镇转车。遇到大风大雨大雾,轮渡还停航。10多年前,她父亲突发急病,她和丈夫辗转三个小时过江,到家时父亲已去世。
隔山容易隔水难。素有“鄂东门户”之称的武穴,与对岸的阳新、江西瑞昌经济来往密切,但长江天堑让两岸群众出行不便。建一座长江大桥,是当地群众翘首期待的梦想。
2016年12月,武穴长江大桥动工。从征地拆迁,到打桩基、建主塔,吴荷花几乎每天都要去江边远眺,看着大桥一天天长高变长。
“我们社区像吴荷花这样两岸结亲的家庭有几十个,大家都盼望大桥早日通车。”刘桂社区副主任刘桂芳对记者说,为了支持大桥建设,社区决定把100多米高的徐家山无偿“捐”给建设单位,用土山的砂石料填路基,让大桥早日建成。
经过四年多奋战,一座主跨808米双塔单侧混合梁斜拉桥横跨武穴、阳新两岸。让武穴长江大桥建设指挥部指挥长汪西华印象深刻的是,9月25日通车那天,周边村庄村民自发敲锣打鼓庆贺,数百名群众等候在收费站入口处一直到凌晨,非要“尝鲜”抢先上去看桥。
5分钟过桥、20分钟到家!这样的速度让吴荷花恍如隔世。
她笑着告诉记者,现在经常在朋友圈“喊话”,让对岸阳新的闺蜜驾车过桥到武穴来吃烧烤。
往返三地卖菜,收入翻倍
江边浪涛拍岸,江面百舸争流。
湖北交投鄂东运营公司武穴南收费站,是上武穴长江大桥必经之地,离武穴市区仅5分钟车程,只见不断有大货车、小轿车从此进出。该站负责人廖胜军介绍,武穴长江大桥通车近3个月来,车流量逐日攀升,目前日均车流量已突破2万辆,节假日最高峰达4万辆。
四望镇周笃村村民周建文对此有同感,他开着自己的小货车每天往返武穴、瑞昌、阳新贩卖蔬菜,碰到高峰期收费站还排队。
“桥通生意旺!”周建文对记者说,以前没有武穴长江大桥时,他开车要坐汽渡过江,至少需要1个小时以上,如果因洪水等因素停航,汽车还需绕行九江二桥或黄石大桥,多行驶100多公里、两个多小时,不但增加时间、运输成本,还增加交通安全风险。
如今,每天清晨,周建文把武穴的萝卜、白菜装上小货车,经过武穴长江大桥,10分钟就运到阳新富池镇批发市场,再把阳新的莴笋、江西瑞昌山药等农副产品装车返回武穴销售。“以前坐轮渡一天只能一个往返,现在从大桥过江可往返三趟,一天的收入翻番了。”
一座长江大桥的通车,大大方便武穴、阳新、江西瑞昌等两岸居民出行和物资运输,三地群众出行成本大大降低,三地携手迈入同城时代。
【背景板】
交通“硬联通” 重塑内陆“新沿海”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戴辉
不止武穴长江大桥,8个月内,我省另有宜都、青山、伍家岗、棋盘洲、赤壁等长江大桥相继通车,建设速度、通车密集度在湖北绝无仅有。
“十四五”开局之年,湖北交通建设频放大招,不断刷新“颜值”,让群众感受到出行的便利与舒适。
交通,是我省构建“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的“硬支撑”。今年以来,交通领域迎来多个历史性节点——
5月28日零时起,全长43公里的保康至神农架高速开通运营,成为湖北“县县通高速”的“画圆之笔”,从1991年“楚天第一路”武黄高速通车开始,我省奋斗30年终于实现“县县通高速”;9月24日,我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客运通道中的重要“一横”迎来标志性进展——沿江高铁武汉至宜昌段开工,这也是沿江高铁最先开工的一段;12月15日,西十高铁湖北段开工,加强关中城市群与长江中游城市群联系,让荆楚关中“一线牵”;12月底,亚洲首个专业货运机场鄂州花湖机场冲刺校飞,湖北航空客货“双枢纽”呼之欲出。
俯瞰荆楚大地,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交通,让越来越多的群众享受发展红利——
今年9月起,25天内8条高速公路密集通车,惠及沿线700多万群众;5年内打通139条断头路、瓶颈路,加快区域发展交通一体化。
发挥区位交通和市场空间优势,强化交通市场枢纽功能,建设内陆开放新高地。根据省委部署,我省将发挥新时代“九省通衢”优势,持续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增密、互通、提质”。
以大视野、大格局在交通强国建设中找准湖北定位,建设新时代“祖国立交桥”,湖北将加快综合交通新一轮大发展,为湖北加快“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提供交通硬支撑。
数读“荆”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