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云
「老人过好严冬关,五福降临寿无疆」
一年之际,冬季万物皆藏
于老人言,防寒保暖,敛阴补阳
同时,预防疾病是关键
这其中最应提防的莫过于
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
冬至将至,流感、心梗高发
我们不得不及早应对,防患未然
今天上午十点,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湖北广电大健康发展中心联合策划健康科普直播《邂逅冬季 老年防寒养护正当时》,专程请到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两位专家,为老年群体支招,在冬季加强预防疾病、提高自身免疫力!
截至12月12日11:10,直播《邂逅冬季 老年防寒养护正当时》在长江云客户端、长江康养号视频号、《荆楚大医生》官方抖音号、新浪新闻客户端、搜狐视频、斗鱼、百度、YY直播等平台全网同步推送,总观看量108.3万。
一、当新冠遇上流感 老年人的冬天怎么过?
一到冬季就进入了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如今,新冠疫情还不能放松警惕,流感与新冠等呼吸道传染病叠加的风险依然存在。
老年人通常患有许多慢性疾病,比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或呼吸道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哮喘等),这将极大地增加并发症风险,相继影响肺功能、心功能和肾功能等,甚至会导致多器官衰竭,进而威胁到生命。
但由于流感与感冒太相似,很多人无法辨别,难以引起足够重视,不免令人堪忧。
杨所长建议,儿童、老人及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千万不要自己自主服药。一旦出现持续高热、伴有剧烈咳嗽、呼吸困难、神态改变、严重呕吐与腹泻等症状,应尽快就医,尽早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病毒药物,并且特意强调: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才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
为保证受种者在流感高发季节前获得免疫保护,《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1-2022)》建议,最好在10月底前完成流感疫苗接种;而对10月底前未接种的对象,整个流行季节都可以进行疫苗接种。
为了让大家有效防治冬季的呼吸系统疾病,杨所长建议大家能做到七“好”:
二、“寒”字当头 撑起血管“保护盾”
冬季,是老年人突发心血管疾病的高峰期,相关案例也时有发生。
有研究发现,冬季心绞痛的发病可能性,高出其他季节 30%以上。而气温每降低 1 ℃,心肌梗塞发病率就会增加 2%;当气温每下降10℃,心脏病的发生率就会提升7%。
一些平日里常见的活动,有可能在悄悄伤害老年人的血管。
户外锻炼其实和天气有很大的关系。比如说雾天的时候,大量的粉尘、细菌等有害物质会随着户外体育锻炼的进行进入到体内,加重血液污染的机会 ,阻断血液中氧的供应,诱发心脏病。
严所长指出,黄昏一般被认为是最适合锻炼的时间,此时心跳、血压最为平稳,人体运动能力达到最高峰,视、听等感官都较为敏感。气温骤降时,还是建议老年人尽量在家运动一下。
很多老年人喜欢抽烟、烟瘾很大,一场牌打下来就抽的停不下来,尼古丁进入体内会使人心跳加快、血压增高、血管痉挛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进而猝死的风险急剧增加;还有的老年人喜欢喝浓茶,浓茶中含有的茶碱会引起大脑兴奋、不安、失眠、心悸,导致血压上升,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增大。
【防疫提醒】特殊时期,少聚集,多通风,注意防护是关键!
老年人要杜绝蹲便后猛起身。因为用力屏气排便时,腹壁肌和隔肌强烈收缩,血压下降可能引起脑溢血,心肌耗氧量增加会 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两者都可能造成猝死。而如果蹲厕时间过久,排便结束后快速站起,容易诱发短暂性脑缺血,从而 头晕、眼花、摔倒,甚至发生脑血管意外。
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在寒冬季节保护血管,让血管远离伤害呢?
保护血管的三大盾牌——暖、补、赖
盾牌一:暖。给老人准备好足够保暖的衣物,特别是手脚、耳部等部位,也要做好防护。但是,有些老人对温度不敏感,一些取暖措施可能造成烧伤、烫伤,导致感染。例如暖宝宝、热水袋等,长时间直接接触皮肤可能会导致低温烫伤;患糖尿病足的人泡脚时不注意水温,可能导致严重烫伤,引起糖尿病足而造成截肢等等。
盾牌二:补。冬季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在饮食上要清淡,多吃杂粮、青菜、水果等食物,减少盐的摄入,限制高脂肪和高热量食物,做到荤素搭配,粗细混吃。饮食固然重要,但它并不能代替药物。儿女可以提前把药物分装进小药盒,每天定时打个电话,提醒他们按时、定量吃药。
盾牌三:赖。冬天到了老人要给自己一个赖床的理由。因为冬季清晨人体的血管应变力最差,骤然活动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应在清醒后养神5分钟左右再起床活动。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尤其要避免起床太猛。建议可以在床上赖个三五分钟,做做简单的运动再起床。
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病防制所
代娟演示老年操
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演播厅今天正式启动,未来将有更多权威专家在此为大家带来健康科普,敬请期待!
错过直播的朋友记得扫码看回放哦!
👇👇
来源:湖北广电大健康发展中心
编辑:董 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