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城市圈 九城变一城丨协作配套一条龙 产业发展“链”反应

切实发挥“一主引领”的区域发展定位,武汉城市圈的9座城市,朝着产业同链的方向,不断建链、延链、补链、强链,推动实现协作配套“一条龙”的目标。系列报道《武汉城市圈 九城变一城》,今天走进正在崛起的集成电路产业。


在新思科技武汉全球研发中心,最新一批研发团队培训后正式上岗。新思科技是全球排名第一的芯片设计软件解决方案提供商,这里作为企业设在国内的唯一的全球研发中心,员工已超过400人。

新思科技中国区副总经理、武汉全球研发中心总经理胡隽:“武汉来说确实是具有人才培养的基础,创新的氛围也非常地好,人才的质量是非常地高,未来我们可能计划到五六百人以上。”

以人才优势不断提升芯片设计软件对全省集成电路产业的支撑能力,武汉不仅引进了新思科技、海思光电子等一批龙头设计企业,还结合光通信、红外、北斗等特色产业,培育了梦芯科技、聚芯微电子等一批本土企业,共同推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设计软件研发。

武汉未来科技城建设管理办公室产业招商处科长孟凯:“为很多的企业提供开放共享的研发所需要的这种软件,就变成了我们的平台在光谷,然后我们的服务在(武汉)城市圈,形成一个合力。”

合力的形成,在产业链的延伸上得到了体现。在毗邻光谷的鄂州葛店开发区,湖北三安光电的项目一期已经量产,月产3万片Mini LED芯片。

湖北三安光电有限公司总经理办公室负责人吕芳芳:“我们企业之所以落户葛店,就是它交通地理非常地优越,我们配套的华星以及天马微电都在附近。”

湖北瑞华光电有限公司现场负责人邹淼波:“上游的芯片,中游的LED的封装,再到下游的这一个应用,这种产业链已经初步形成了,未来的话一定会展开更多地一些合作。”

瞄准芯片制造这个集成电路产业的核心环节,葛店已经吸引了一批的上下游企业落户:投资80亿元的芯映光电、投资50亿元的瑞丰光电已启动建设。城市圈的另一端,补齐芯片封装测试这一产业链短板,天门也在发力,5家芯片封测的上下游企业已签约落户。其中,龙头企业芯创科技今年投资4000万,新建17 条先进封装测试生产线。

芯创(天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强:“主动对接武汉芯片设计公司,和晶圆制造公司对半导体芯片的封装测试的需求,从去年的一个月1亿颗,到今年上半年的1.5亿颗,再到我们年底4亿颗,这样一个产能的快速提升,应该说极大地增强了与武汉这个芯片产业的融合度,产业的共振度。”

配套协作“一条龙”,共同推进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在武汉城市圈,黄石已经建成全国第三大印刷电路板产业集聚区;潜江则利用盐化工厂生产的氯气、烧碱、氢气等原料,吸引武汉的长飞光纤等企业落户。9城聚力,“链”式反应,将共同助力湖北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实现到2025年达到1200亿元的目标。

来源:长江云

编辑:方  焱


(作者:咸安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