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咸安报道(通讯员 朱芳菲)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5个实践站、145支志愿服务队,温泉街道办事处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学习、活动、服务三大功能,打通了宣传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开一堂红色教育课
“我19岁入伍,那时候条件非常艰苦,武器装备也落后,我们每天不停的训练,提升实战能力......1969年,我参加了珍宝岛战役,我记得我参加战役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保家卫国......”8月上旬,温泉街道邀请党史宣讲队成员、军转干部王元礼走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以自身经历,为青少年宣讲红色故事。13岁的徐浩然听完后备受鼓舞,“王爷爷的一生经历曲折,他在任务中失去了双手,却毅然在一线战斗,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现在条件优越,我们更应该好好学习、锻炼身体,长大后为祖国争光。”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温泉街道办事处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为依托,创新形式手段、丰富渠道载体,采用微党课、宣讲小分队等方式,进一步激发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学习热情,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
办一场志愿服务展
9月9日,希望桥社区开展了一场以“黄手环,让爱不走失”的志愿服务活动,现场30余名60岁以上老人高高兴兴戴上了有定位功能的黄手环。
“如果你在街上看到有老人神色彷徨,又佩戴着黄手环,可以询问他是否需要帮助,这个手环上有一个二维码,扫描之后会出现家属的联系方式,可以及时联系家属,告知老人所在地和状态,帮助老人顺利回家。”志愿者们一遍又一遍地向居民介绍着黄手环公益产品,以使更多人知晓“黄手环行动”,知晓如何帮助佩戴黄手环的老人。
“黄手环”是温泉街道开展志愿活动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温泉街道围绕群众最“急难愁盼”问题,召集志愿者开展“希望家园,暑期不孤单”“健康从心开始”“防电信诈骗”“保护母亲河”等志愿服务活动60余次,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
解一桩群众“烦心事”
“没想到社区这么快就帮我们解决了难题!”家住咸宁市妇幼宿舍的居民黎汉华把一封写有“现在问题解决了,邻里也和睦了。有社区服务真好,有热心干部真棒!”的感谢信发至咸宁市咸安区花坛社区第四网格群,感谢社区工作人员为民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
7月初,家住市妇幼宿舍的章旺英反映:她家楼上的厨房漏水问题一直困扰她,正值雨季,漏水问题愈发严重,做饭都得打伞,希望社区能帮她解决这个问题。接到老人的求助后,社区工作人员李亚芬第一时间与关联的四户居民联系,并请专人查看现场、查找原因。同时,积极联系志愿服务队共同商讨对策,制定施工方案,经过大家的努力,将生锈的下水管全部更换成塑料管,妥善解决了漏水问题。
群众“点单”,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派单”,志愿者服务队“接单”,最后群众“评单”,实现志愿服务“点对点”高效对接,满足群众不同需求,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一个个创新阵地,一次次暖心服务,一桩桩惠民实事,正在不断绘就温泉的幸福底色、文明底色......
编辑:余娅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