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咸安报道(通讯员 施瑶 黄倩)“上次你们走后,没过几日就有人将松动的木质护栏和腐损的步道修复了,并且将香城书房门口破损的地砖也进行了修复。”近日,咸安区人民检察院对一起园林绿化工程质量安全问题处置进行“回头看”时,十六潭公园园区一名工作人员说道。
据悉,十六潭公园位于主城区中心地带,是我市最大的以休闲游憩为主的开放式城市绿地公园。建设在十六潭公园里的香城书房整体以木质结构为主,古朴的木质建筑与蜿蜒的湖上长亭融成一体,书房建设与公园建设相融合,成为市民们文化休闲生活的“网红打卡地”,展现出了香泉城都的文化底蕴。
2021年7月22日,咸宁市人民检察院联合该院实际查勘发现,在咸宁市十六潭公园香城书房等多处木质步道已破损松动,木质围栏甚至出现松动、缺失情形,为群众出行安全带来许多安全隐患。
为了督促有关部门履职尽责,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管理,该院决定采用磋商的方式开展监督工作,迅速联系相关职能部门与物业管理部门召开行政公益诉讼磋商会,提出尽快修复公园步道及围栏,加强对辖区园林绿化工程的日常巡护和监督管理等建议。
针对指出的具体问题,相关职能部门和物业管理部门就问题成因、解决途径、长效机制的建立等进行了深入交流,同时明确了各自具体职责和整改期限。
磋商后十日,相关职能部门即对木质护栏和腐损步道进行加固和维修,及时排除了安全隐患。对于需要财政资金支持的3处堤坝垮塌和登山步道修复、更新事宜,已向市政府书面报告,确定后根据要求落实。
诉前磋商+案后回访,不仅缩短诉讼时间、降低诉讼成本、保证办案效果,而且有效保护了社会公益,维护群众利益。今后,咸安区检察院将不断积累经验,积极探索,通过诉前磋商,加强协作配合,形成公益保护合力,促进依法行政和有效监督,把诉前实现维护公益目的作为最佳状态,努力实现法律效果、政治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编辑:董 盈
责编:余娅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