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咸安报道(咸宁台记者李瑞丰 胡晓轩 通讯员李婷婷)按照重点地区返咸人员“应检尽检”原则,咸安区温泉街道在建立核酸采样点集中检测点外,针对辖区行动不便等需要采集核酸的特殊人群成立“送检小分队”,上门开展核酸检测取样。这支小分队是如何工作的?8月9日,记者跟随温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支外采小分队,记录外采取样过程。
上午九点,温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检验师冷丽和同事来到温泉街道万年路社区阳光花园小区,为两位居家隔离的老人做核酸取样。到达小区后,冷丽和同事拨通了隔离人员电话,通知其做好准备,接着仔细检查携带设备及自身防护措施,确认无误后便开始寻找隔离居民居住具体地点。
“今天是跟您采核酸,您在家都还好吧?““没问题!”“没问题就好咯!您把口罩摘了站旁边,对着这边,好,张嘴,忍一下啊。”
摘下口罩,张大嘴,冷丽用棉签在老人咽部擦拭,取样后迅速将采样管放入专用存放箱,完成后将用过的棉签及包装放入专用塑料袋,继续对另一位老人进行取样。离开前,他们还特别注意将居民家中的门、把手、楼梯口等地进行消杀,全部完成后迅速赶往下一个地点进行采样。
医用口罩、面屏、医用手套、防护服……这样的标准防护穿戴一个小时,采样人员就会呼吸困难,头晕眼花,身上也会被汗水湿透。顶着高温完成两个采样点取样后,记者透过全副武装的冷丽和同事的面屏发现,他们的额头已爬满密密麻麻的汗珠。“有的时候太憋气了受不了,爬六楼、七楼就只能出气不能进气了,时间长了就想吐,有同事也晕倒过,人半天才缓得过来,脱下防护服全身都是臭的。”走访中记者通过和冷丽交谈了解到,今年38岁的冷丽已经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了12年,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她和另外几名同事们就承担起了温泉街道辖区居家隔离人员核酸采样的重任。“刚开始压力很大,有的被采样人会感到紧张、害怕,甚至排斥、反感。但如果我们也害怕、后退,无疑会给被采样人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
中午十二点,记者来到冷丽工作所在地——温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只见她正在办公室电脑前吃盒饭,刚完成上午外出检测的她浑身湿透,座椅也被裙子上的汗水浸湿一大片。匆匆吃完后,她顾不上换一身干净衣服,立即拿出一套新的防护服换上,迅速出门继续开展核算采样工作。最多的一天,他们4支小分队完成了260人的取样检测。
“她们每天都有任务,基本上从疫情开始到现在,就没有停过一天。我们现在整个医院的人全部都调动起来,都在参与疫情防控工作,随叫随到,很辛苦,基本都是轮轴转。”温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陈明亮告诉记者,针对当前复杂的疫情形势,温泉街道针对辖区动态居家观察对象,制定方案落实专班,设立了由8名医务人员组成的“送检小分队”,根据疫情防控指挥部安排指令派单,及时、迅速开展上门核算检测取样工作,做到辖区内应检人员应检尽检。“到目前为止我们对整个城区居家观察人员上门采样了1660人,采完样回来我们医务人员马上制表,用专车专人送到咸安区疾控中心,结果在第二天就会反馈到我们温办的(疫情防控)指挥部。”
编辑:董 盈
责编:余娅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