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听红色经典故事㊹——桃林铺之战


↑ 点击音频听红色故事 ↑



桃林铺之战



1926年汀泗桥之战,中共独立团叶挺将军率领铁军大胜北洋军阀吴佩孚率领的军队,一路乘胜追击,边追击边消灭宋大霈、董政国、叶开鑫从汀泗桥败退下来的残部,叶挺将军率领独立团一直追击至咸宁城东北,进行修整,吴佩孚为了挽回败局,于8月28日亲率增援部队从武昌赶到贺胜桥督战,投入的兵力有张占鳌的第十三混成旅,陈嘉谟第二十五师改编的一个团,刘玉春第八师之第十五旅等,并构筑了纵深10余里的防御阵地,设置3 道防线。杨林塘至王本笠为第一道防线,黄石桥至桃林铺为第二道防线,石牯牛袁家至印斗山为第三道防线。吴佩孚以铁甲车为指挥所,在视察了贺胜桥南的桃林铺防御阵地和印斗山炮兵阵地后扬言“昔余以汀泗桥一役而得鄂,今将以贺胜桥一战而定天下。”桃林铺阵地成为了国民革命军与北洋军阀争夺的焦点,此刻战争进入了白热化,29日独立团在咸宁城东北驻地接到进攻贺胜桥的作战命令,中共独立团支部立即进行政治动员,告诉战士们吴佩孚已到贺胜桥,夺取桃林铺阵地可以直捣吴佩孚,打倒军阀活捉吴佩孚,党支部还告诉战士们,敌人屡战屡败,士气低落,我军攻无不克,斗志昂扬。加之连日来吴军从咸宁败退至贺胜桥时沿途抢掠,无恶不作,农民更是深受其害,恨之人骨。听说独立团要夺取桃林铺阵地,去攻打吴军盘踞的贺胜桥时,桃林铺、塘角涂、王仙山等村湾的农民都自告奋勇要为独立团带路,因此独立团每个连队都有当地农民当向导。独立团的战士不无兴奋地说:“连里有当地农民当参谋,我们一定能打进贺胜桥”,黄昏,独立团接到张发奎的命令,令其跑步增援在桃林铺遭吴军围攻的第三十五团,独立团到达桃林铺附近时,吴佩孚军从贺胜桥开来的铁甲车正围攻第三十五团,独立团战士因没有破拆铁路工具正一筹莫展时,当地的农民提出将稻草堆在铁轨上可阻挡铁甲车,这一招果然有效,铁甲车见铁轨上堆满了稻草,不敢贸然前行,只得退返回去,独立团迅速从侧面向围攻第三十五团的吴军发动猛烈的攻击,使吴军仓皇溃逃。午夜,吴军修整后发起反攻,其主力刘玉春部袭击北伐军第四、第七军结合部,独立团遭吴军猛烈攻击,第四军军部令第十二师第三十六团一营加入左翼战斗,30日凌晨3时许,原警戒湖面的第十师第二十八团一个营也进入驾城铺参战,4时,张发奎率第十二师师部进抵大路廖,得知独立团形势危急,即派预备队一营向独立团左翼之吴军出击,吴军在独立团和预备队一营的猛烈攻击下大败溃逃到贺胜桥一带,桃林铺之战取得胜利,为了下一阶段的贺胜桥战役的全面胜利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血肉横飞的战场,激烈战斗的阵地,桃林铺、塘角涂、王仙山的群众给予了大力的支持,我们铭记这段红色历史,铭记桃林铺之战中牺牲的烈士和为了贺胜桥战役取得胜利作出巨大贡献的人民群众。

来源:《温泉风土故事集》

编辑:董    盈

责编:余娅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