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听红色经典故事㊷——万秀村历史沿革

↑ 点击音频听红色故事 ↑


万秀村历史沿革


1949年5月,吴司垴、吴司垴蔡家庄、董家庄、李申、曹文才、跃马桥廖家、严天伸、廖家下首蔡家庄、万秀八9个村庄,胡徐、担丘角、丹家、高塘施、李高峰、正禄庄、大屋周、高塘周、细屋周、高塘陈10个村庄,隶属咸宁县义昭乡严伸保(驻严天伸),九嶰曾、刘家庄、新屋闵、老屋闵、新屋李家嶰、老屋李家嶰、金家庄、张罗堡石、李天庆、郑为州10个村庄,戴庄李、塘角垴、上门张凤竹、下门张凤竹、李四南、李知畈、余仁堂、刘昭、李相、石板路、乐家、大屋汪、新屋陈旺、老屋陈旺、底下张、徐老君、何家庄17个村庄,隶属咸宁县义昭乡张竹保(驻上门张凤竹)。


同年6月,严伸、张竹2个保隶属双溪区(驻双溪桥下街)。


1950年,严伸、张竹2个保分别改称村。


1951年1月,严伸、张竹2个村分别改称乡(小乡),隶属四区(驻双溪桥老街陈君聘)。


同年5月,成立农业生产互助组。


1954年初,吴司垴等9个村庄为升格红星一初级社,胡徐等10个村庄为红星二初级社,九嶰曾等10个村庄为金星初级社,戴庄李等17个村庄为三星初级社。


1956年,红星一、红星二2个初级社合并为红光高级社,金星初级社升格为金星高级社,三星初级社升格为三星高级社。3个高级社隶属余花乡。


同年6月,红光、金星、三星3个高级社隶属双溪农村生产指导组余花管理区。


1957年9月,红光、金星、三星3个高级社隶属四区(驻双溪桥老街陈君聘)余花乡。


1958年9月,红光高级社改称红光大队,金星高级社改称金星大队,三星高级社改称三星大队。3个大队隶属东风公社余花管理区。


同年10月,红光、金星、三星3个大队隶属东风公社改称的横沟公社下辖的余花管理区。


1961年4月,红光、金星、三星3个大队隶属横沟区余花公社。


1966年3月,红光大队改称红五大队,三星大队改称红六大队、金星大队改称红七大队。


1969年,红五大队改称红光大队,红六大队改称三星大队,红七大队改称金星大队。


1975年3月,红光、金星、三星3个大队隶属撤区并社后的贺胜公社。


1981年5月。部分大队更名,红光改称万秀,金星改称李海,三星改称凤竹。


1982年末,万秀大队担丘角全部人口外迁,高塘施全部人口到丹家建房居住,高塘周全部人口迁入新庄大屋周建房居住。凤竹大队李知畈、余仁堂全部人口外迁。


1984年元月,万秀、李海、凤竹3个大队隶属横沟区余花乡。


1985年9月,大队、生产队分别改称村、组。万秀大队改称万秀村,李海大队改村李海村,凤竹大队改称凤竹村。3个村隶属横沟区改称的横沟桥镇(区级)下辖的余花乡。


1987年9月,万秀、李海、凤竹3个村隶属撤销区建制设立的贺胜桥镇。


2005年3月,万秀、李海、凤竹村合并为万秀村,驻曹家余(花)袁(铺)公路边。


来源:《温泉风土故事集》

编辑:董    盈

责编:余娅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