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音频听红色故事 ↑
热血青年余振华
贺胜党史宣讲团宣讲员:郑国校
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和1919年爆发的五四爱国运动,冲开了遏制新思想涌流的闸门,在中国社会上掀起一股思想解放的大潮。贺胜桥茶场居民余振华积极赴武汉求学,接受新思想的洗礼,寻求革命的正确道路,在中共创始人之一董必武等革命家的指引下,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并将共产主义的革命火种播撒在贺胜桥的大地上。
1926年12月14日,咸宁县农民协会会员代表会作出“二五减租”“一切权力归农会”的决议后,广大农民深受鼓舞。在余振华等一群有志青年的带领下,贺胜桥的农民革命热情极为高涨。减租减息也发展到“抗租、抗债、抗押”。农民收缴烧掉大部分地主和几乎全部土豪劣绅的田契,废除田租和利息。随着革命运动的深入,一场革命与反革命,前进与倒退的斗争风暴已迫在眉睫,不可避免。反动地主、资产阶级在惊恐之余,也在暗地里蓄积力量,伺机反扑。在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他们和革命阵营中自己的代理人勾结一起,向工农革命群众举起了屠刀。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开始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18日,农运工作者中共党员余振华和中共咸宁县委委员熊树伟一道被夏斗寅在县城老火车站杀害,时年25岁。
来源:中国英烈网
编辑:董 盈
责编:王 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