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走过童话中的绿蕴

作者简介:

王艳,女,湖北咸宁人,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文学爱好者。主要从事散文创作,部分作品在《咸宁日报》《星星文学》等报刊发表。

身居香城泉都,却很少细细品味城市的美感与韵味。“五一”假期,在纠结与犹豫中选择留守温泉。阳光路上,漫步月亮湾步道,仿佛进入一个童话世界。油光溢彩的亮绿,让人两眼放光,小清新扑面而来。徜徉其中,仿佛看到一个白衣少女,在步道中自由自在地旋转慢舞,智慧的眼睛充满了明亮之色。

月亮湾,淦河绕着潜山和香吾山形成的自然河湾,因像一轮弯月而得名。得依山傍水之便利,月亮湾的绿是多样的,清新明快、浓酽似汤、温润如玉……春天来临,大自然慢慢复苏,绿意一缕缕增多。绿荫环绕、草青树绿、山色润朗,绿色随季节的脚步越来越深。初放芽的绿,是黄绿;过渡之后,便是浅绿;再延伸,就是墨绿。暮春的颜色,绿色成了自然的主导,绿植迎着暖阳使劲生长。

走近月亮湾,两旁的绿树,粗壮的枝条向道路上空逐渐延伸,搭成了一座座拱形的遮荫桥,人走在“绿桥”下,自然多了一份自在和惬意。两旁的香樟、水杉和枫杨,以各种姿态傲然展示粗放或灵巧。高大的香樟,树冠展开、旧叶焕新,虬枝向外向上不断拓展,不久后嫩绿逐步扩大,枝叶日趋繁茂,如嫩芽似的新叶格外通透,阳光一照,像千万颗绿宝石闪闪发光。秀丽的枫杨在阳光底下一动一动地泛着绿晕,树枝间垂挂着一串串黄绿色的果实,犹如闪动的风铃,不时摇曳生姿,待八九月果实成熟时,便散落一地,搭上秋天的“顺风车”四处安家。水杉深扎在河里,笔直的树干直冲云霄,翠绿的树冠呈圆锥形,两两对生梳齿状的树叶随枝而出,像一根根绿色羽毛轻风拂面,更像一支支精致画笔点缀空中,整排水杉就是一道天然屏障,静静地修饰并保护着母亲河。

说起这片童话中的绿色,我最喜欢的是树上的青苔。“苔痕上皆绿,草色入帘青”,几乎所有树干上长满了青苔,有的还附着蕨类植物,细长的叶子不时轻抚着树干。青苔包裹着树干,绿油油,毛茸茸,状态喜人,萌态可掬。遇上一两个可爱的树疤,就成了萌树的“眼睛”和“肚皮”。在月亮湾河边,这片湿润环境赋予青苔和大树特殊的“使命”,是互相装点、相互依存,还是贴面的抚慰、坚定的前行?我曾在山中见过青苔,松软的表层下有树叶有落花,踩在柔软而湿润的青苔上,我知道,这是踩在悠远岁月之上。我们不只一次看到,阴暗潮湿的角落里长满了青苔,它们呈墨绿色,看似脆弱,也不起眼,却坚定顽强。月亮湾的青苔不是阴暗的代表物,而是亮彩、幽远、滋润、旺盛的代名词,它为大自然抒写了绿色的诗行,为大树披上了新衣,像大自然的尤物,它的依附为大树增加了成熟的厚度、注入了蓬勃的力量,为这片绿蕴增光添彩。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接近夏天,河边的草丛密密的、绿绿的,无时无刻不透着生机。鸟跃虫行,有时在草面上发出不同的声音,有独唱、对唱和合唱,时而窸窸窣窣、时而蜿转动听、时而低凑合声、时而高潮迭起,不需要指挥,不需要歌谱,它们是天生的歌者。树上的鸟儿不甘落后,不时尖起一嗓,将行人从绿的定神中惊吓拉出。这些鸟语虫鸣给月亮湾增添了动感和乐趣,让人身处其中不觉孤单,也减少了一些寂寥。

月亮湾河道里,水是碧绿的,睁眼一看,像一匹上好的绿绸铺在河面上,更像往河床中倒入了浓酽的猕猴桃汁,满河的青绿透着生态的优越、环境的美好。我想跑到河边,掬一捧“绿汁”到口中,用心品尝其中的甘纯。河对面的栏杆、树林和房屋,倒影嵌入碧水中,自有一番情趣。这片绿蕴,在倒影的映衬下,写实写意互相结合,无限景致梦幻呈现。满河流动着绿的光彩、春的气息,慢慢地,我陶醉在别具一格的唯美之中。

临近这湾碧水,我想起了这里的温泉。月亮湾这段不足一公里的河段有14处泉眼,它们沿着潜山脚下的河道分布开来,构成了独特的温泉风景带,也获得了“中国温泉之乡”的美誉。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在绿树丛旁修建了濯足廊,长廊古色古香,与河对岸的青山相呼应。廊里建有6个汤池,工作人员白天将40度温泉水抽出来再加热,晚上放出来,供市民免费泡脚。这池温泉用温暖回报市民,热在足底,暖在人心。一汪百姓泉,市民成为受益者,彰显了城市的开放、包容与和谐。

五月一日,已是暮春,大自然抓住春天的尾巴,尽情泼洒绿色。月亮湾带着童话的绿蕴,满载欢乐、激情与希望,继续向我们传送夏的万物生长、秋的硕果累累、冬的满满收藏!我相信:这片绿意盎然定能撑起美丽四季、丰盈静好岁月、愉悦美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