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咸安报道(特约记者 余静 通讯员 金艳 )今年3月份以来,北伐名镇贺胜桥镇着眼“咸宁北部空间”大发展,深度依托贺胜桥红色资源,用心用情用力策划党史学习教育,立体搭建“五个课堂”,全力打造党史学习教育的贺胜品牌。
形态多样,“理论课堂”热起来。
动员会上,邀请中共党史研究专家杨力仁作首场专题辅导,拉开高质量党史学习的帷幕。读书班上,镇党委人人选题,各支部轮流宣讲。激发热情,成立巾帼志愿宣讲队、退役军人志愿宣讲队、共青团志愿宣讲队、纪检志愿宣讲队等4支志愿宣讲队伍,有力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村湾、进企业、进景区。创新方式,推出最美系列人物讲,以快板、诗歌朗诵、三句半、咸宁歌谣、电影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讲述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截至4月中旬,全镇18个党(总)支部700多名党员,借助各类平台开展各类宣传宣讲40余场,党史学习越来越热。
快捷好听,“云上课堂”红起来。
在官方微信公众号“康养贺胜”推出《云听红色经典故事》新视听栏目,通过镇党委、镇村干部、驻村工作队、两代表一委员、农村五老、贺胜最美系列人物等现场口述,借助音频、视频、同期声等方式,讲述咸宁、咸安红色热土的身边人过往事。系列节目时间从3月25日至7月1日,计划播出63期,目前已推出云听节目22期,栏目粉丝超过3万。
祭奠先烈,“现场课堂”活起来。
组织党员干部分批次赴贺胜桥北伐阵亡将士烈士陵园以及通城、洪湖、红安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现场学习体验。截止目前,已开展各类红色教育基地参观活动16余次,镇域党员干部在红色教育中进一步感悟革命精神,传承革命传统,融入红色基因。
聚焦民生,“服务课堂”动起来。
落实党员“双报到双报告”制度,以线上线下两种模式开展群众点单、组织派单、党员领单。线上是通过“康养贺胜”微信公众号设置“为民办实事留言板”的方式收集群众意见建议;线下是通过群众会、屋场会、入户走访等形式认真倾听群众心声,收集群众意见建议,集聚合力解决一些群众反映的生活生产问题。该活动推出不到一个月就收到群众实事“点单”60条,组织派单党员领单正在推行的有42条。比如:线上群众提出街道停车位过少、垃圾桶脏乱不堪等,经过大讨论之后,机关党支部发扬马真精神,5天内解决停车场问题,并开展了党员实名认领街道垃圾桶,40名党员已经在国道垃圾桶贴上自己的名字及联系电话。
大干实干,“发展课堂”靓起来。
贺胜桥镇因地制宜提出“四个围绕”战略部署,只争朝夕抓发展,努力以优异成绩献礼建党100周年。围绕一只鸡,夯实“贺胜鸡汤”百年品牌,做活做强亿元鸡产业,让村民有活干,有钱赚,温氏佳丰食品产业园早已建成投产,新增熟食加工生产线年底将建成投产,可为周边村民提供300多个就业岗位;位于万秀黄祠的温氏高效笼养小区28栋现代化鸡舍已建成投产,可吸收100多名村民务工,今年温氏将在贺胜桥镇新布局3个笼养小区,其中1个投产在即;借“贺胜鸡汤”美名,村民的鸡汤馆、鸡汤加工企业“触网生金”,每天有3000罐鸡汤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围绕一个园,高定位高标准建设大健康产业,引进惠誉装配、华之韵科技、江南桂谷、梓山湖医院、研学基地等重点项目,全方位提供贴心保姆服务,争取项目早日建成投产,做强百亿产值实体经济。围绕一条路,精心装扮穿境107国道,全面改善提升城镇环境,让贺胜变得越来越美。围绕梓山湖一座城,做精做大休闲旅游品牌,整合航天科技馆、松鼠部落、贺胜鸡汤、江南里四合院民宿、绿地梓湾国际健康城、梓山湖多彩农谷、仙鹤湖、梓山湖蜜月湾度假区等文旅资源,挖掘贺胜康养、红色、鸡汤文化内涵,进一步推进梓山湖大健康示范区文旅融合发展,让源源不断加入的贺胜人坐拥生态红利,享受幸福人生。
编辑:董 盈
责编:余娅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