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咸安报道(咸宁台记者:夏晖 卫东)国庆期间的连续阴雨,给咸安已经成熟的水稻收割带来了不利影响。咸安各乡镇及农业农村局迅速行动,抢抓时间,精准施策,全力以赴做好中稻抢收工作,最大限度减少损失,确保粮食安全。
10月9日,在汀泗桥镇黄荆塘村七组新民农机合作社水稻种植基地,四台收割机和一台旋耕机在农田中工作着。
新民农机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 阚文波:
今年天气雨水比较多,好不容易等到这几天大晴天,我们组织机械对水稻进行抢收,收割完以后,对我们地块比较湿的地方进行旋耕机开沟,让它滤水,争取在下雨之前把油菜全部抢播下去。
据了解,该合作社今年共承包1200余亩农田,其中有500亩是早稻晚稻复种,其中700余亩中稻和油菜轮作。今年早稻已经收割完毕,平均亩产1000斤。中稻全部采用的是机插秧,根据昨天收割的数据显示每亩达到1260斤左右。
新民农机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 阚文波:
今年在雨水天气多和疫情影响下竟然有这个产量,应该来说获得了大丰收。
稻谷收割时节最怕的就是阴雨连绵,不仅增加了稻谷抢收的难度,更加难以处理的就是谷物的晾晒问题。
新民农机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 阚文波:
我们合作社新增了四组烘干机,烘干能力每天是180吨,我们不担心水稻的烘干。
汀泗桥镇黄荆塘村的中稻抢收不过是咸安区抢收中稻的一个缩影。据了解,今年全区中稻种植面积达到32万亩,占水稻种植总面积的75%。预计全区中稻总产量可达15万吨以上。
咸安区农业农村局种植业股股长 王广贤:
今年我区中稻生产呈现恢复性增长,预计平均单产470公斤左右,比上年增10公斤每亩,部分田块单产可以达到650公斤以上。主要原因一是国家对粮食生产的大力支持,提高了农户的种粮积极性;二是实施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等项目,集成推广了农业新技术、新模式;三是今年中稻的结实率比去年高,提高了单产。
据咸安区农业农村局介绍,为应对9月底和国庆期间的持续阴雨、低温天气,减轻粮农损失,该局成立中稻抢收保粮食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组织本地及外地大、中、小型收割机150台全方位抢收,于此同时组织全区13套烘干机在全区范围内进行全天候烘干作业,日烘干稻谷可达400吨。
编辑:王迪
责编:吴涛